
[hi-jack;high-jack] 在道路上进行抢劫,即拦路抢劫
拦路抢劫。 苗培时 《矿山烈火》:“ 老李 ,你猜疑错了,我说想点外财,难道咱们还去劫道砸明火吗?”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这 田八 ,原是拿大刀杀6*人劫道的土匪出身。”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劫道汉语 快速查询。
劫道(jié dào)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语色彩的动词短语,其核心含义指在道路上实施抢劫行为,即通过暴力或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该词由“劫”(抢夺)与“道”(道路)组合而成,形象描绘了古代盗匪于交通要道拦截行人的典型犯罪场景。以下从语义演变、用法特征及权威释义角度展开分析:
拦路抢劫
指盗匪在道路、驿站等交通节点埋伏,强行夺取过往行人或商旅的财物。此为本义,多见于明清小说及历史文献。例如《水浒传》中常见“剪径劫道”的描写,反映古代社会治安问题。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第2卷第1023页。
引申义:破坏规则或强取
现代汉语中衍生出抽象用法,喻指以不正当手段截获资源或机会(如“劫道式竞争”),但此用法属非正式口语表达。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第689页。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52页;《汉字源流精解》(王宁著)第318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劫道:〈动〉在道路上抢劫。
例:山匪时常出没劫道。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78页。
《汉语大辞典》(数字化版)
指盗贼于途中行劫,亦作“截道”。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来源:《中国法制史》(张晋藩著)第215页;《刑事犯罪术语释义》(法律出版社)第134页。
“劫道”是汉语中兼具具象行为与抽象隐喻的词汇,其释义需结合历史语境与现代用法,权威工具书均以“道路抢劫”为基准定义,引申义需依具体语境判断。
“劫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劫道”指拦路抢劫的行为,通常指在道路上通过暴力或威胁手段抢夺他人财物。该词多用于描述旧社会土匪、强盗的非法行径。
英文中对应表达为high-jack(拦路抢劫)或road robbery。
该行为属于严重违法犯罪,现代法律中对应“抢劫罪”。若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及时报警并避免正面冲突。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矿山烈火》《新儿女英雄续传》等文学作品。
阿弟白云人笔势草船借箭吃老本尺土达材倒偃道员达飏德茂钿金跺抬发射窗口法仗斐锦伏小府元芉蔗弓弯贯膂贵疎裹鲊帖诃谏赫戯槐衮缓怠惛渎奸桀节年精心可意空中优势狂会连字符留吁鸾交凤友瞢瞢盟盘拟喻攀累僻憃迁客骚人山寒水冷生巾嗜尚丝妇酸梅汤俗传素席谈兵挑泛托逻土俑晩志文章钜公无憀相室宵溃洗垢匿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