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旷遗的意思、旷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旷遗的解释

疏忽,失误。 前蜀 杜光庭 《宴设使宗汝九耀醮词》:“慎行谨身,敢忘惕励?运心属念,尚虑旷遗。” 宋 王禹偁 《黄州谢上表》:“谨当勤求人瘼,遵奉詔条,窒塞 嚣 讼之民,束缚憸猾之吏,敢言课最,庶免旷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旷遗(kuàng yí)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主要见于古代文献,其含义可从字义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1. 字义解析

    • 旷:本义指空阔、荒废,引申为空缺、荒疏,如《说文解字》释为“明也”,段玉裁注“引申为虚空之称”。
    • 遗:意为遗漏、缺失,如《广雅》释“遗,失也”。

      合成词“旷遗”指因疏忽或失职而造成的空缺、遗漏,多用于描述职务、职责的缺失。

  2. 文献用例与释义

    该词在古代典籍中多指职位空缺或职责未尽。例如:

    • 《后汉书·李固传》载:“中常侍在日月之侧,声势振天下,子弟禄仕,曾无限极……今可勿令旷遗。”此处指官职不可空缺失职。
    • 宋代司马光《论两府迁官状》亦用:“庶几职事不旷遗。”强调职务需有人承担,不可荒废。
  3. 现代使用与权威参考

    现代汉语中“旷遗”已极少使用,属生僻古语。其释义可参考权威辞书: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该词,释为“缺漏;失职”。
    • 《辞源》(商务印书馆)亦注:“旷废缺失”,引《后汉书》为证。

结论:旷遗指因疏忽导致的职务空缺或职责遗漏,属贬义古语,现代语境罕见,需结合古籍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2.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旷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解释


二、详细解析

  1. 字义分解

    • 旷:表示“空旷、空白”或“荒废”(如“旷课”)。
    • 遗:指“遗留、缺憾”(如“遗憾”)。
      组合后,强调因疏忽导致未完成的部分,或事物本身的缺漏。
  2. 使用场景

    • 形容人为疏忽:如官员处理事务时的失误,或个人的疏漏。
    • 描述事物缺憾:可指计划不完善、才能未充分发挥等场景。

三、文献例证

  1. 前蜀·杜光庭《宴设使宗汝九耀醮词》:
    “慎行谨身,敢忘惕励?运心属念,尚虑旷遗。”
    (表达对事务谨慎处理时仍担忧疏漏)。

  2. 宋·王禹偁《黄州谢上表》:
    “谨当勤求人瘼……敢言课最,庶免旷遗。”
    (表明勤勉履职以避免失误)。


四、总结

“旷遗”既可指具体的行为失误,也可抽象表示事物中的不完美状态,多用于正式或文学语境。如需更深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猜刻村先生打唿哨调揭递孝东海金芳林苑告化子惯老瓜皮搭李皮顾命大臣滚运海望骇炫豪光和德黑河市红泪弘恕混搅检波角弓禁当卷坐空暇空相捞凌隆正貌不惊人腼惧迷目眸瞩南荒鸟惊鱼散辟称辟踊破费噗喇迁讁翘盼人模狗样儿日下无双烧犀观火世功手高手低税名水葬説得起説口四书文太平车提案逖听远闻同心鸟帷墙苇苕为性闲敏萧飒心粗气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