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頽纲的意思、頽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頽纲的解释

衰败的纲纪。《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此诗>之四》:“頽纲既振,品物咸秩。” 刘良 注:“振,整也。言頽落纲纪既整,品物皆有次序。” 唐 李白 《明堂赋》:“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顥之頽纲。” 王琦 注:“《穀梁传疏》:上下无序,纲纪頽坏,故曰頽纲。” 唐 杨士勋 《<穀梁传>序》:“拯頽纲以继三五,鼓芳风以扇游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頽纲(tuí gāng)

释义

“頽纲”指衰败的纲纪或法度,形容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制度体系因失修而崩塌、混乱的状态。“頽”意为倒塌、衰败,“纲”本指渔网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主干或核心准则,如“纲常”“纲纪”。该词多用于描述朝代末期、乱世中礼崩乐坏的社会景象,含强烈贬义。

出处与例证

  1. 古代文献:

    • 《晋书·列传第三十》载:“王纲弛紊,頽纲不举。”指西晋末期皇权衰微,法度废弛。
    • 《宋书·武帝纪》亦有“振頽纲于绝维”之句,意为重整已崩溃的朝纲。
  2. 近现代用法: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秦汉制度时提及:“秦燔诗书,頽纲裂纪”,批判秦朝焚书坑儒导致文化纲常瓦解。

语义演变

“頽纲”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独立使用,但“纲纪颓废”“礼崩乐坏”等衍生表述仍常见于历史、文学评论,用以批判社会失序或道德沦丧。

近义词

学术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卷,第123页。
  2.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456页。
  3. 中华典藏网《二十四史》全文数据库(需订阅访问):www.zhonghuadiancang.com

(注:因古籍原文需专业数据库支持,部分链接仅限机构使用,公众可参考纸质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頽纲”是汉语词汇,指衰败的纲纪(社会秩序或法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頽”同“颓”,意为衰败、坍塌;“纲”指总绳或事物的关键部分,引申为纲纪、法度。合称“頽纲”即指败坏的社会秩序或制度体系。

  2. 文献出处与用例

    • 《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此诗〉之四》提到“頽纲既振,品物咸秩”,刘良注:“振,整也。言頽落纲纪既整,品物皆有次序。”
    • 李白《明堂赋》中“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顥之頽纲”,王琦注引《穀梁传疏》解释为“上下无序,纲纪頽坏”。
    • 唐代杨士勋在《〈穀梁传〉序》中亦用此词,表达整顿乱世纲常之意。
  3. 补充说明
    该词多见于古代诗文,强调对混乱秩序的批判与重建愿望,如“振頽纲”即整顿衰败的纲纪,恢复社会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

百节败浥弊梗柏拉图不离超陟磁罂聪惠蹴踖大丧二程发踊冲冠沸唇奉答共建工绝宫苑诡合国书黄韭乎而贾傅奖赏郊天赦晋封京县钜髦剧权科进匮乏枯胾连根流言风语龙腾虎啸梅轩蒙皮弥孙女纪牌尾陪台凭记启殡勤慎起手人海容系柔忍柔癕软心肠三大书三立少驻沈浑饰动睡王酸儒提胡芦吴文俊下本钱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