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顺应,遵奉。《书·洛诰》:“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 孔 传:“又当奉当天命,以和常四方之民。”
(2).报答。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 立 ( 冯立 )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免,终当以死奉答。’”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 公 默然少许,谢曰:‘某平生虑不及此,当思其所以奉答。’”
(3).敬答,答复。 鲁迅 《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前几天得到来信,因为忙于结束我所担任的事,所以不能即刻奉答。”
“奉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释:
顺应、遵奉
指遵循或顺应某种旨意、天命。该释义最早见于《尚书·洛诰》中的“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意为顺应天命以调和百姓。后引申为对上级或权威的遵从,如宋代马永卿《嬾真子》中提到的“当思其所以奉答”。
报答
多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恩惠或帮助的回报。例如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记载冯立之言:“终当以死奉答”,即用生命报答恩情。
敬答、答复
作为敬辞,表示恭敬地回应。鲁迅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曾用“不能即刻奉答”表达对来信的延迟回复。
总结
“奉答”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可分别表示“遵奉”“报答”或“恭敬答复”,其使用需结合具体场景。该词多见于古典文献或正式书面表达,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奉答(fèng d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回答或答复。
拆分部首和笔画:奉(爿、3画)+ 答(竹、12画)。
来源:奉答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具体的出处目前尚不清楚。
繁体:奉答的繁体字是「奉答」。
古时候汉字写法:关于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书法风格变化,可能会有所差异。然而,奉答一词在古代的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明显的变化。
例句:1. 他迅速奉答了我的问题。2. 她一直在等待他的奉答。
组词:奉承、奉公守法、答复、回答。
近义词:回答、答复、应对。
反义词:提问、问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