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绝的意思、工绝的详细解释
工绝的解释
[artful] 工巧至极
所画花鸟山水,无不工绝
详细解释
精极。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文学武事,并皆工絶;猨臂善射,膂力过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 毕 持杯向口立尽。把之腻软;审之,非杯,乃罗袜一鉤,衬饰工絶。”
词语分解
- 工的解释 工 ō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工作量:记
- 绝的解释 绝 (絶) é 断:绝种。绝缘。绝嗣。绝情。绝迹。断绝。杜绝。灭绝。空前绝后。 尽,穷尽:绝命。绝望。绝境。绝棋。气绝。 极,极端的:绝妙。绝密。绝壁。绝无仅有。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绝色
专业解析
"工绝"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技艺、作品或才能达到精妙绝伦、登峰造极的境界。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
字义拆解
- 工:指技艺精巧、细致,如《说文解字》释为“巧饰也”,引申为高超的技艺。
- 绝:意为“极”“最”,表示程度达到顶点,如《广雅》云“绝,极也”。
二字结合,强调技艺或作品精妙到无可超越的程度。
-
整体含义
“工绝”形容艺术创作(如绘画、书法、工艺)或才能表现极为精湛,超越寻常,常见于古代文论与品评。例如:
南朝谢赫《古画品录》评顾恺之:“格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然工绝千古,不可复加。”
(来源:谢赫《古画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二、典籍用例
-
书画评论
- 清代《佩文斋书画谱》载:“王维山水工绝,诗画合一,为南宗之祖。”
(来源:《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十五,康熙内府刻本)
-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称:“倪瓒画作简淡荒寒,而笔墨工绝,逸品之冠。”
-
文学品鉴
三、权威辞书释义
-
《汉语大词典》
工绝:谓技艺精妙绝伦。
示例引《太平广记》:“吴道子画地狱变相,笔力劲怒,变状阴怪,观者毛戴,工绝当代。”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3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页)
-
《辞源》(修订本)
工绝:工巧绝伦。多指艺术造诣。
引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宋人花鸟,刻画精细而生机盎然,工绝而不板滞。”
(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1983年版,第688页)
四、语义演变
- 古代:侧重技艺的极致性(如“工绝一时”“工绝造化”)。
- 现代:使用频率降低,多见于学术性艺术评论或仿古语境,如“此仿古瓷釉色工绝,几可乱真”。
参考文献
- 谢赫《古画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华书局,1962.
-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3.
- 《佩文斋书画谱》,康熙内府刻本(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网络扩展解释
“工绝”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技艺或作品的精巧程度达到极致。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工:指技艺、工艺,强调技术层面的精湛。
- 绝:意为“超越、极致”,表示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 合义:形容技艺或作品极其精巧,如“工巧至极”“精极”。
2.文献例证
- 古代典籍中多次出现该词,例如:
-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提到刘渊“文学武事,并皆工绝”,赞其文武才能超群。
-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中描述罗袜“衬饰工绝”,突显装饰工艺的精妙。
3.现代用法
- 多用于艺术、手工艺等领域,如称赞书画、雕刻等作品技艺高超,例:“所画花鸟山水,无不工绝”。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精妙、绝伦、巧夺天工。
- 反义词:粗劣、拙劣。
5.补充说明
- 该词属于书面语,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常见于文学评论或历史文献。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十六国春秋》《聊斋志异》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香巴峡笔饱墨酣补凑倡伶长命花秤铊虽小压千斤乘韦晨暝仇虏酬证唇音毳帐戴凭经蛋家公丹心登第蝶影冻雀伏闇冠部观睄寒贫豪贼河路皇国浑身见成家庭出身结縎揭孽旌贤竞争跼跳乐道忘饥冷锻笼脱蒙恩被德门户之争明叡弥旬喷火平均寿命签函青筋容与桑秧深知灼见水流湿,火就燥四寸珠潭沲陶心同一豚拍歪词儿微捕温煗下垂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