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饬行动。饰,通“ 飭 ”。《荀子·王制》:“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饰读为飭(古字通以饰为飭),言动作必以礼义自飭也。”
“饰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整饬行动,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饰”在此处为通假字,通“饬”(音chì),意为整顿、规范;“动”指行为或行动。合起来表示通过礼义等规范来约束和调整行为,使之符合准则。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荀子·王制》:“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 王先谦在集解中引王念孙的注解:“饰读为饬,言动作必以礼义自饬也。” 强调以礼义为标准整肃行为。
现代延伸理解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修饰动作,美化行为”,这可能是对字面义的引申,但缺乏古典文献支持,需谨慎使用。
注意区分
需避免与“副词修饰动词”等现代语法概念混淆(如、7中的例句),这类用法与“饰动”原义无关。
在古典语境中,“饰动”特指以礼义整肃行为,属于特定历史语义;现代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
《饰动》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饰物动感,即通过装饰使物品显得有生气、有活力。
这个汉字可以拆分为“饣”和“动”两个部分。其中,“饣”是食物的意思,是这个汉字的偏旁部首;“动”是活动的意思,是这个汉字的右部。
拆分后的笔画数为10个,分别是饣(3画)和动(7画)。
《饰动》这个词来源于汉语中,原本的繁体字为「飾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通常比现代稍有差异,「饰动」在古代的写法稍有变化,繁体字为「飾動」。
1. 她戴上那顶精心设计的帽子,整个人看起来更加饰动了。
2. 这幅画中的花朵,因为巧妙的色彩运用,呈现出了一种饰动的效果。
1. 饰品
2. 饰物
3. 饰带
4. 饰丝
1. 点缀
2. 装饰
3. 装点
1. 素净
2. 朴实
3. 朴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