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勉谨慎。《三国志·魏志·程昱刘放传论》:“ 刘放 文翰, 孙资 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杀讷亲》:“上即位初,以果毅公 訥亲 为勤慎可托,故厚加信任。” 柳青 《狠透铁》七:“上河里水越小,看水的人越要细心、勤慎。”
“勤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qín shèn,意为勤勉谨慎,强调做事既勤奋又细致。以下为详细解释:
传统典籍
现代应用
“勤慎”融合了“勤”的行动力与“慎”的审慎态度,适用于描述个人品德或行为准则。其历史用例丰富,且在现代语境中仍具现实意义。如需更多例句或近义词,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勤慎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
部首:力和心。
笔画数:共13画。
来源:勤慎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化《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勤则不匮,慎则不殆。”这句话传达了勤奋和谨慎两个重要品质的意义。
繁体:勤慎的繁体字为「勤慎」。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勤」是由「力」下面加上「心」的字形组成,表示用心用力;「慎」是由「心」下面加上「真」的字形组成,表示谨慎小心。
例句:他在工作中非常勤慎,从不马虎。
组词:勤劳、勤奋、勤快、慎重、慎密、慎行等。
近义词:勤劳、勤奋、勤恳、勤苦等。
反义词:懒惰、草率、粗心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