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读父书的意思、徒读父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读父书的解释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徒读父书”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字面释义


二、引申含义

比喻机械照搬书本知识或前人经验,脱离实际,不知灵活变通。强调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条主义倾向,含明显贬义。


三、典故出处(核心来源)

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论兵法无人能及。但其父赵奢认为他只会空谈理论,缺乏实战应变能力。后赵括替代廉颇指挥长平之战,僵化套用兵书策略,导致赵军惨败,四十万士卒被秦将白起坑杀。司马迁评曰:“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此典故被后世提炼为成语“徒读父书”,亦称“纸上谈兵”。


四、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比喻只知空谈前人的理论,不能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指死读书,不会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3. 《中华成语大辞典》:

    “讽刺拘泥书本、缺乏实践能力的迂腐行为。”


五、用法与例句


六、近义与反义词


七、现代启示

成语警示后人:知识需与实践结合,在继承中创新。这一思想被教育学家吕叔湘在《语文常谈》中强调:“治学若止于‘徒读父书’,无异于思想囚徒。”


参考资料:

  1.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4. 向光忠等《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
  5. 《人民日报》2020年6月《创新呼唤实践》
  6. 吕叔湘《语文常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网络扩展解释

“徒读父书”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1.发音与字面意思

2.基本含义

比喻人死读书本知识,却不懂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强调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非理解与创新。含贬义,常用于批评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行为。

3.历史出处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赵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典故背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实战中照搬理论,导致长平之战惨败,印证了成语的寓意。

4.用法与例句

5.总结与启示

该成语警示人们:知识贵在灵活运用,而非机械复述。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结合实践,避免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

别人正在浏览...

白草黄云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百径裱画铺草木知威测力愁辜从众担当得宜栋梁之材东桥耑泐顿递酒焚石附社赋形剂耕织图谷饱骨拾患疾佳对嘉世集比稽求犄牾坎止困勉下学冷库良心发现里謡露店箩担梅黬庙学密令名单溺篑牛皮船拍达乞借磬欬鬈心仍因闰秋蠕行绍衣甚莫神完诗家三昧私淑缩颈唐环枉己正人伟词味觉委肉虎蹊捂住黠胡宪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