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私淑的意思、私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私淑的解释

[to study personally under master] 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师的,称之为私淑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

详细解释

私自敬仰而未得到直接的传授。《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 孔子 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赵岐 注:“淑,善也。我私善之於贤人耳,盖恨其不得学於大圣也。”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虽以 熹 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 明 唐寅 《谒故福建佥宪永锡陈公祠》诗:“私淑高风重拜謁,秋林残日古城西。”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青年的九月》:“自己承认衷心私淑的是‘ 克列晏梭 是吾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私淑”是一个源自儒家经典的传统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未亲身受业于某人,但通过其他途径敬仰其学问并尊之为师的行为或关系。例如孟子虽未直接师从孔子,却通过孔子门人学习其思想,自称“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

二、核心要素

  1. 敬仰对象:需为值得尊崇的学者或思想者,不受时空限制。
  2. 学习方式:通过阅读著作、他人转述等间接途径学习,而非直接受教。
  3. 自我定位:学习者主动以“私淑弟子”身份自居,体现对师承关系的认可。

三、历史典故与用法

四、现代关联

相较于网络用语“粉丝”,“私淑”更强调系统性学术承继而非单纯崇拜。例如研究某位哲学家的学者虽未亲聆教诲,但通过著作深研其思想,可视为现代意义上的私淑。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历史人物私淑案例,可参考《孟子》原文或儒家师承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私淑

私淑(sī shū)是一个古老的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对其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私淑的第一个字是“私”,属于“禾”部首,拼音为“sī”,由“示”和“禾”两个部分组成,总共包含了七个笔画。第二个字是“淑”,属于“水”部首,拼音为“shū”,包含了11个笔画。

来源与繁体

私淑一词来源于古代儒家思想,意为私下寻求学问,向某个人或某些人专门请教学术和道德等问题。在繁体中,私淑的写法与简体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形式不同于现代汉字,私淑在古时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差异。然而,由于篇幅限制,这里无法提供准确的古代写法,请参考相关古代汉字资料。

例句

1. 他一直私淑经典,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

2. 孩子私淑他的导师,以求在学业上有所突破。

组词

私淑可以组成其他词汇,如“私淑名师”、“私淑先贤”等,意指专门向某位著名教师或前辈学习。

近义词

尊其,悟道,悟理,跟随

反义词

违背,背弃,不顺从,不效从

以上是对于“私淑”这个词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