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己正人的意思、枉己正人的详细解释
枉己正人的解释
[rectify others and forget oneself] 己身不正,妄图矫正他人
详细解释
谓己身不正,却要去纠正他人。《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词语分解
- 枉的解释 枉 ǎ 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枉道。矫枉过正。贪脏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 冤屈:枉死。冤枉。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
- 正人的解释 .正直的人;正派的人。《书·冏命》:“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僕从罔匪正人。” 孔颖达 疏:“其左右侍御僕从无非中正之人。”《后汉书·桓谭传》:“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 唐 司空图 《
网络扩展解释
“枉己正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ǎng jǐ zhèng rén,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核心释义
- 字面意思:
“枉”指弯曲、不正,“正”为纠正。意为自身立身不正,却试图去纠正他人。
- 深层含义:
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批评那些自身行为不端却要求他人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
出处与背景
- 经典来源:
出自《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意为:自身不正者无法匡正他人,更不可能匡正天下)。
用法与语境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多作谓语,含贬义。
- 适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言行不一的行为,例如:“管理者若不能以身作则,却苛责下属,便是枉己正人。”。
补充说明
- 近义表达:
“有失偏颇”(但语义侧重不同)。
- 反义对比:
“正己正人”(自身端正后再要求他人)。
示例造句
- “他总指责别人懒惰,自己却游手好闲,真是枉己正人。”
- 教育领域强调“身教重于言传”,正是为了避免枉己正人的现象。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考证,可参考《孟子》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词典、搜狗百科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枉己正人》的意思
《枉己正人》是一个成语,形容自以为是、自认为行事公正而实际上却违背了原则、不合理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枉己正人》的部首分别是木和人,总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枉己正人》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章《答侯仲常赠刹碑》。原文:"善人用心各有所至,是以儒生枉己正人视之若必成之理,真可谓惑肆。"意思是说善良的人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所以儒生把自以为是而不合理的人视作必然会成功,实在是一种迷惑。
繁体
《枉己正人》的繁体字是「枉己正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枉己正人》的写法未有变化,依然是现代字形。
例句
他总是以自己的观点为准,拒绝任何其他意见,真是一个典型的《枉己正人》。
组词
正人, 傲人, 来人, 急人, 草率无礼等。
近义词
自负、独断专行、自以为是。
反义词
谦虚、包容、听取他人意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