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替的人。 唐 王梵志 《用钱索新妇》诗:“替人既到来,条録相分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推让》:“準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职田。” 清 黄景仁 《乌江吊项羽》诗:“好寻鬼母挥餘泪,自有 狮儿 作替人。”
替人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代替他人行事或承担责任的人
指临时或长期替代他人完成某项任务、职务或角色的人。例如代课教师、代理职务等场景中,执行原主体职责的个体。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受雇代为承担事务者
特指以雇佣形式替代他人处理事务的职业,如“替身演员”“代驾司机”等,强调其服务性与临时性。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在文学语境中可指代“替身”,如戏剧中替代主角完成高危动作的角色,或隐喻为他人承担后果的象征形象。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先秦文献中偶见以“替人”指代殉葬的仆从或器物,属历史语义,现代汉语已淘汰。
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
权威参考依据:
“替人”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指代替他人承担责任或行动,由“替”(代替)和“人”(他人)组成,强调替代行为。也可指接替的人,即职位或责任的继任者。
替代他人
表示主动或被要求代替他人完成任务,如“替人忧心”“替人送行”。
例句:
“但替别人忧虑总不如替人家欢喜。”(老舍作品引用)
“自有狮儿作替人。”(清代黄景仁诗句)
接替者
多用于职位或事务的交接,如唐代文献中提到的“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职田”。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封氏闻见记》《王梵志诗》等文献来源。
宝车宝玩髟鼬波澜老成才淑车屐愁劳从道颠倒二辅负券宓羲氏高尔基弓挂天山国老古突突豪竹合皂候鴈黄孙浑璞加价讲坛骄伐骄豪剿絶接待站鸡皮疙疸踦颇轲卿科限诳绐魁彦拉叉老外连明领门儿马糊懋勤殿矊脉面貌一新纳货怒江缺废入邦问俗三国扫道钐利恬退缇缦童丱外慕韈罗瓦埴温实祥晖乡聚翔泳闲日县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