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骄傲自矜。 唐 严识元 《潭州都督杨志本碑》:“骄伐以酌损,刚戾以克柔。”《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昔 齐桓 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 曹操 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 清 魏源 《书辽太祖事》:“上曰:‘闻吾儿自灭 梁 以后,骄伐泆乐,不恤政事,暱于倡优宵小,内作色荒,外作禽荒,以至于此。’”
“骄伐”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骄傲自大且自我夸耀”,常用于形容因功绩或才能而产生的傲慢态度。从构词法分析,“骄”指傲慢、自满的心理状态,“伐”则强调对外炫耀功绩的行为,二者结合形成递进式语义表达。
从文献用例来看,“骄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典籍。《后汉书·马援传》中“居功骄伐,终致祸败”,描述了因居功自傲导致失败的历史案例。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评述中亦多次使用该词,如“位高而骄伐者,鲜克有终”,强调高位者骄傲自夸的潜在风险。
在语法功能上,“骄伐”既可作谓语,如《三国志注》载“(关羽)性颇骄伐,刚而自矜”;也可作定语,如《贞观政要》所述“骄伐之气,实损圣德”。其近义词包括“矜伐”“骄矜”,反义词则为“谦逊”“虚己”等,这些词汇对比可见于《辞源》相关条目。
“骄伐”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详细解析
三、使用场景
四、古籍例证
五、注意事项
傍说飙烨冰寒车从城阻吹大气茨藿丹辇大学生得采叠声对玩翻白防检返回凤膏风趋纷繷高奋更待干罢鬼箓罕见旱烟管鹤峙后悔欢气架殿歼殒近景九河开眉展眼开排开坛空草楛窳冷峻莲像料及柰久闹矛盾呕喻旁听席七闽穷系鬈发劬苦戎寄涩鍊善善恶恶市庸水火不辞顺济熟娴竦立唆讼缇帙同甘无面饼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