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含和的意思、含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含和的解釋

(1).蘊藏祥和之氣。常喻仁德。《文子·精誠》:“故大人與天地合德……懷天心,抱地氣,執沖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淮南子·俶真訓》:“天含和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 南朝 梁 沉約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開元布澤,含和尚仁。” 宋 文天祥 《正氣歌》:“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廷。” 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年屆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

(2).指含有溫暖之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周圍石峰,中當土山盡處,風氣含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含和”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釋義:

一、本義解析 “含”指容納、蘊藏,“和”表示調和、諧順。二字組合表示事物内部蘊含的和諧狀态,《漢語大詞典》解釋為“蘊藏祥和之氣”,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平衡狀态或人的溫潤品性。例如《淮南子》中“天含和而未降”即指天地間未釋放的和諧能量。

二、引申含義

  1. 哲學層面:道家思想中特指宇宙未分化前的混沌狀态,《雲笈七籤》将“含和”與“守一”并論,視為修心境界(《道教大辭典》)。
  2. 醫學應用:中醫典籍《黃帝内經》延伸為人體陰陽調狀态,張仲景注解說“五髒含和則氣機通暢”。

三、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多作動詞使用,如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中“呼兒具紙筆,隱幾含和毫”,此處“含和”描述執筆時心緒平創作狀态,體現動靜相濟的美學理念(《全唐詩注解》)。

權威典籍引用來源:

  1. 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第3版
  2. 華夏出版社《道教大辭典》
  3. 人民衛生出版社《黃帝内經集注》
  4. 中華書局《全唐詩校注》

網絡擴展解釋

“含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蘊藏祥和之氣,常喻仁德

這一含義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内在的德行與和諧氣質。例如:

  1. 《文子·精誠》提到:“故大人與天地合德……懷天心,抱地氣,執沖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強調聖賢之人通過内在的仁德與天地自然相融。
  2. 《淮南子·俶真訓》中記載:“天含和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描述天地間蘊含的祥和之氣。

二、指含有溫暖之氣

此義項多用于自然或氣候描寫,如:

  1. 明代徐弘祖在《徐霞客遊記》中寫道:“周圍石峰,中當土山盡處,風氣含和”,形容環境中的溫和氣息。
  2. 現代例句如“天地有正氣……含和吐明庭”,也延續了這一用法。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查閱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凡達昂霄擺阖崩圮波茲南蠶啖倡辯常例腸衣超洞沉思默想此動彼應等當等務貂腳疊觀地熱電站東下斷河兒戲沸熱奉畜腐見夫榮妻貴黻文拂須趕鴨子上架共計灌木林海底猴兒汗浸浸黃檗見紅極緻靠泊可恥藍菜離背理極陋淺門生故吏冥津冥豫蓦路人磎壑青躔清狷秦痔三隧沈子舒齊淑聖歲月天弢微巧五地烏龜巷陌小爐匠歇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