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逼上梁山的意思、逼上梁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逼上梁山的解釋

[be driven to revolt] 《水浒傳》中有不少好漢都是被貪官污吏逼上梁山的,後來就把人們被逼得走投無路而進行反抗稱為逼上梁山。現在常用來比喻一個人被形勢所迫不得不做某事

詳細解釋

(1).《水浒傳》裡寫 北宋 末年農民起義的故事,有 林沖 等被逼上 梁山 的情節。後用以指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平粵紀聞·接蘇州府來信》:“ 周立春 于十二日至 嘉定 ,現已逼上 梁山 ,勢難招撫。” 峻青 《海嘯》第四章:“這支海匪隊伍……畢竟大部分是窮苦的勞動人民,而且大部分都是遭受壓迫铤而走險逼上 梁山 的人。”《人民文學》1979年第8期:“處于無窮無盡的饑寒交迫的歲月,被逼上 梁山 ,奮然革命。”

(2).比喻被迫采取某種行動。 毛6*6*《做革命的促進派》:“而且要有一種相當的壓力,就是公開號召,開許多會,将起軍來,‘逼上 梁山 ’。” 杜鵬程 《年青的朋友·第一天》:“你說得對:逼上 梁山 就有辦法!” 浩然 《蒼生》第二五段:“ 田留根 沒有來這兒‘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他是被他所敬畏的老隊長‘逼上 梁山 ’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逼上梁山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逼上梁山”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小說的成語,現多用于比喻被迫采取極端行動或不得不做某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來源與背景

二、釋義

三、典型典故

以林沖為例:他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因遭高俅陷害,經曆家破人亡、刺配充軍等磨難,最終在風雪夜被逼投奔梁山,落草為寇。

四、用法與例句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此成語融合了曆史背景與文學色彩,生動反映了人在絕境中的被動抉擇,至今仍廣泛用于描述被迫行動的情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逼上梁山》這個詞可以指人們在面臨困境或逼迫時,不得已而采取行動或尋求改變的意思。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逼上梁山》這個詞的部首是辶和木,共計11個筆畫。 來源: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小說《水浒傳》。故事中,108位好漢被迫離開原本的生活,最終聚集在梁山泊,形成了一個勢力龐大的反賊組織。 繁體:逼上梁山(繁體:逼上梁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可寫作「逼上梁山」(簡體) 或「逼上梁山」(繁體)。 例句:小明為了逃避追債,逼上梁山加入了地下賭博團夥。 組詞:逼迫、上山、梁山泊。 近義詞:迫不得已、逼上絕路。 反義詞:順利前進、順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