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從的意思、不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從的解釋

(1).不服從;不聽從。《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後漢書·韓棱傳》:“ 棱 復上疏諫,太後不從。”

(2).不追隨。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後哀策文》:“陋 蒼梧 之不從兮,遵 鮒隅 以同壤。” 宋 王谠 《唐語林·德行》:“ 沉 吏部 傳師 ,性和易,不從流俗。”

(3).指占卜不吉。《左傳·僖公三十一年》:“夏四月,四蔔郊,不從,乃免牲。”《穀梁傳·哀公元年》:“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時也。我以十二月下辛,蔔正月上辛;如不從,則以正月下辛,蔔二月上辛;如不從,則以二月下辛,蔔三月上辛;如不從,則不郊矣。” 範甯 注:“意欲郊而蔔,不吉,故曰不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不從”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不服從、不聽從
    指對命令、規定或他人意見采取抵觸态度。例如《論語·子路》中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為當權者若自身行為端正,無需命令也能推行;若自身不正,即使下令也無人服從。

  2. 不追隨
    表示不盲從主流或他人行為。如南朝謝朓在《齊敬皇後哀策文》中寫道:“陋蒼梧之不從兮,遵鮒隅以同壤”,強調不隨波逐流。

  3. 占卜不吉(古義)
    古代用于占卜結果不祥的表述,如《左傳·僖公三十一年》記載:“四蔔郊,不從,乃免牲”,即多次占卜結果不吉,故取消祭祀。


二、用法與例句


三、延伸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論語》《左傳》等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從是指不順從、不聽從或不追隨的意思。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一部分的朱字旁,右邊則是一撇。拆分成筆畫來看,不從有五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不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不從這個詞在古代一般寫成「不從」。這個寫法更接近傳統的漢字風格。 以下是一些關于不從的例句: 1. 我不從他的主意,因為我有自己的計劃。 2. 不從長輩的教誨,很難取得成功。 3. 她決定不從衆,追求自己的夢想。 有一些與不從相關的組詞包括:不從事、不從命、不從人、不從衆。這些詞在一定程度上與不從有關,但含義稍有不同。 近義詞可以有:不順、不服、不附、不隨。它們與不從的意思相近,可以互換使用。 反義詞可以有:順從、聽從、追隨。這些詞的意思與不從相反,表示服從和順從。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