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鼓鞞的意思、鼓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鼓鞞的解釋

見“ 鼓鼙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鼓鞞(gǔ p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字義與讀音


二、核心釋義

鼓鞞泛指軍鼓或戰鼓,特指古代軍隊中用于指揮作戰、傳遞信號的小型鼓具。其聲激昂,象征戰争或軍事行動,後引申為戰事的代稱。

例證:

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此處“鼙鼓”即“鼓鞞”,指安祿山叛亂引發的戰事。


三、文獻引證與權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

    “鼓鞞:即鼙鼓。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借指軍事。”

    (第12卷,第153頁)

  2. 《禮記·樂記》:

    “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

    鄭玄注:“鼙,小鼓也。”說明其軍事指揮功能。

  3. 《釋名·釋樂器》(東漢·劉熙):

    “鞞,助鼓節也。”強調其輔助主鼓的節奏作用。


四、文化延伸

鼓鞞在古代禮樂制度中屬于“金鼓”系統,《周禮·夏官》載“鼓人掌教六鼓四金”,其中“鼙鼓”用于軍事號令,體現其權威性與實用性。唐宋詩詞中,“鼓鞞”常作為戰争意象,如陸遊《關山月》“戍樓刁鬥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中隱含的鼓角背景。


參考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鼓鞞”是古代軍事活動中使用的樂器組合,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與結構 “鼓鞞”由“鼓”和“鞞”組成:

二、軍事用途與象征

  1. 實戰功能:在軍隊中,“鼓鞞”用于指揮進攻,通過節奏變化傳遞作戰指令()。
  2. 激勵士氣:擊鼓可振奮士兵精神,如《禮記·樂記》記載“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将帥之臣”,說明其與軍事統帥的關聯()。
  3. 文學引申:在詩詞中常借指戰争或軍事活動,如唐代劉長卿詩句“萬裡辭家事鼓鞞”()。

三、相關異體與考據 “鼓鞞”亦作“鼓鼙”,二者為同一概念的不同寫法()。《說文解字》等文獻表明,“鼓”最初為象形字,甲骨文中已體現其擊打樂器的特征()。


總結來看,“鼓鞞”不僅是古代軍樂的實際工具,更在文化層面成為軍事的象征符號。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形制演變或具體曆史用例,可參考《禮記》《說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葬辯答禀食逼脇蝳蝐盜馬地架蒂芥錠劑頂名遁形遠世訪善佛妝浮豔薅草很剛後合華表鶴回颷毀言毀呰或許火雜雜建國谏鼙交床接警解酩警邁計日可期計文鲙具匡襄覽省零光片羽淩霄之志鹿臡抛甎引玉配撥傾險忍恥含垢溶體三右上賬山家山蕭適分是正松牆索郎坦緩天甲經蜩蟧啼明通晚荼苦無影無蹤現代漢語詞典謝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