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鹿臡的意思、鹿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鹿臡的解釋

鹿肉及骨所制的醬。《周禮·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麋臡。” 明 虞淳熙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玉俎紅虬脯,雕盤蒼鹿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鹿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lù ní,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出處

  1. 《周禮·天官·醢人》:
    • 記載了古代祭祀時使用的八種醢,包括“鹿臡”和“麋臡”(麋,即麋鹿),表明其用于禮儀場合。
  2. 明代虞淳熙詩句:
    • “玉俎紅虬脯,雕盤蒼鹿臡”中,“鹿臡”與“虬脯”(龍形肉幹)并列,形容宴席的奢華。

三、用途與文化背景

四、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注疏或古代飲食文化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鹿臡

鹿臡(lù ní)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它們分别是鹿(lù)和臡(ní)。鹿(lù)是代表鹿類的部首,而臡(ní)則是一個由肉字旁組成的部首。

鹿(lù)的意思是一種有蹄腳、反刍的動物,屬于哺乳綱偶蹄目,身體通常較大,有一對角。而臡(ní)則是表示肉類的部首,表示與肉相關的事物。

組成鹿臡的兩個字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鹿的右上角寫為口,下方是貝字旁,臡的上方寫為矢字旁,下方則是月字旁。

《鹿臡》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山東省曲阜地區一種當地特色美食,是一種以山鹿肉為主料制成的菜肴;另一種說法是指古代文獻中的一種獸首,具體形态不詳。

關于《鹿臡》這個詞的繁體字寫法是「鹿臑」,字形上稍有差異,但含義和拼音相同。

以下是《鹿臡》一詞的例句:

  1. 他在山東遊玩時品嘗了當地的鹿臡美食。
  2. 在古代文獻中,常有關于鹿臡的描述。

一些與《鹿臡》相關的詞語有:

綜上所述,鹿臡是一個詞語,它是由鹿和臡兩個部首組成的。這個詞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當地的一種山東美食,另一種是指古代文獻中的一種獸首。它的繁體字寫法是「鹿臑」。鹿臡這個詞在句子中的用法也很常見,同時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