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鞞的意思、鼓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鞞的解释

见“ 鼓鼙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鞞(gǔ p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字义与读音


二、核心释义

鼓鞞泛指军鼓或战鼓,特指古代军队中用于指挥作战、传递信号的小型鼓具。其声激昂,象征战争或军事行动,后引申为战事的代称。

例证: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此处“鼙鼓”即“鼓鞞”,指安禄山叛乱引发的战事。


三、文献引证与权威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年):

    “鼓鞞:即鼙鼓。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借指军事。”

    (第12卷,第153页)

  2. 《礼记·乐记》:

    “鼓鼙之声讙,讙以立动。”

    郑玄注:“鼙,小鼓也。”说明其军事指挥功能。

  3. 《释名·释乐器》(东汉·刘熙):

    “鞞,助鼓节也。”强调其辅助主鼓的节奏作用。


四、文化延伸

鼓鞞在古代礼乐制度中属于“金鼓”系统,《周礼·夏官》载“鼓人掌教六鼓四金”,其中“鼙鼓”用于军事号令,体现其权威性与实用性。唐宋诗词中,“鼓鞞”常作为战争意象,如陆游《关山月》“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中隐含的鼓角背景。


参考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鼓鞞”是古代军事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组合,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与结构 “鼓鞞”由“鼓”和“鞞”组成:

二、军事用途与象征

  1. 实战功能:在军队中,“鼓鞞”用于指挥进攻,通过节奏变化传递作战指令()。
  2. 激励士气:击鼓可振奋士兵精神,如《礼记·乐记》记载“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说明其与军事统帅的关联()。
  3. 文学引申:在诗词中常借指战争或军事活动,如唐代刘长卿诗句“万里辞家事鼓鞞”()。

三、相关异体与考据 “鼓鞞”亦作“鼓鼙”,二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写法()。《说文解字》等文献表明,“鼓”最初为象形字,甲骨文中已体现其击打乐器的特征()。


总结来看,“鼓鞞”不仅是古代军乐的实际工具,更在文化层面成为军事的象征符号。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形制演变或具体历史用例,可参考《礼记》《说文解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案诛白突突班烂宝雕弓播馨猜迫惨絶人寰车右单车使段玉裁凤引九雏扶伤夫室抚绥万方高驰钩沈过山龙涵畜好处合拱狠命河水合一慧秀践年涧槃结牦镜疤进退两难九英莒刀均土困屯灵韶流槎砢硪买庸而决窦蜢虱冥缘民徒年限扑奔七科耆年山铭石乡侯鼠市死光苏仙公探刺跳伞塔铁捺同门友媮幸完好跣脚写生泻证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