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禀食的意思、禀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禀食的解釋

謂官家給食。《墨子·七患》:“饑則盡無祿,稟食而已矣。”《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驢畜負糧,須諸國稟食,得以自贍。”《後漢書·班勇傳》:“且 西域 之人無它求索,其來入者,不過稟食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禀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官方供給糧食,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用法分析:

  1. 基本釋義
    “禀”指接受、賦予,“食”即食物。組合後“禀食”指官府或官方機構向特定人群(如官員、士兵、使節等)配發糧食,屬于古代行政制度中的供給形式。

  2. 文獻例證

    • 《墨子·七患》提到“饑則盡無祿,禀食而已矣”,說明災荒時官員俸祿縮減,僅靠官方供給糧食維持。
    • 《漢書·西域傳》記載罽賓國使團依賴“諸國禀食”,表明漢代對西域使者的糧食供給制度。
    • 《後漢書·班勇傳》中“禀食”指西域歸附者僅需官方提供口糧,無其他需求。
  3. 與“禀給”的關系
    部分文獻(如《漢典》)将“禀給”與“禀食”視為同義詞,均指向官方物資配給,但“禀食”更側重糧食供給。

  4. 注意詞義差異
    個别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飲食習慣”,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誤讀。權威來源均指向官方供給含義。

“禀食”是古代行政術語,特指官方糧食配給制度,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墨子》《漢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禀食(bǐng shí)這個詞是指基因或身體構造上的養分吸收與代謝能力。禀的部首是示字旁,食的部首是食字旁。禀字的筆畫數為10畫,分别是橫、豎、撇、捺、橫鈎、撇、橫、豎鈎、豎、橫。食字的筆畫數為9畫,分别是橫、豎、豎、橫、撇、捺、橫、豎、橫。 禀食一詞來源于漢語,是由禀(bǐng)和食(shí)組成的。禀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相同,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飠。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禀字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食字卻有些差異。食字在篆書時期的寫法為飠,而在隸書時期則變為食。 一些例句可以是: 1. 他的體質禀食能力很強,所以很少生病。 2. 孩子們需要適量的禀食,才能保持身體健康成長。 禀食的組詞可以是禀食能力、禀食需求、禀食調節等。 與禀食近義的詞可以是吸收、代謝、消化等。 沒有與禀食反義的詞。 希望這些内容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