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禾的意思、歸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禾的解釋

贈送嘉禾。歸,通“ 饋 ”。 周成王 叔父 唐叔 的食邑内獲異禾,生于異壟,合為一穗,以為象征天下和同的嘉禾,為 周公 之德所緻。王命贈于 周公 。又命作《歸禾》篇,已亡。《竹書紀年》卷下:“ 唐叔 獻嘉禾,王命 唐叔 歸禾于 周文公 。”《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奂傳》:“鎮西将軍 衛瓘 上 雍州 兵于 成都縣 獲璧玉印各一,印文似‘成信’字,依 周成王 歸禾之義,宣示百官,藏于相國府。”參閱《書·微子之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歸禾”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從字源、典故及文化象征角度進行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為“返回”“歸還”,引申為“歸附”“歸屬”。《說文解字》釋:“歸,女嫁也”,後擴展指事物回歸本源或所屬之處。

  2. 指粟(小米)或稻谷等糧食作物,象征農耕文明的核心。《說文解字》:“禾,嘉谷也”,代表豐收與民生根本。

二、典故溯源(核心含義)

“歸禾”典出《尚書·周書·歸禾序》:

“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王命歸周公于東,作《歸禾》。”

此記載周成王時,唐叔(周成王之弟)發現一株“異畝同穎”(不同田地的禾穗共生一莖)的嘉禾,視為祥瑞,獻給成王。成王命其将此嘉禾饋贈東征的周公,以彰天佑。

故“歸禾”本義指:将象征祥瑞的嘉禾歸于賢德之人(周公),彰顯天命所歸。

三、文化象征意義

  1. 祥瑞之兆

    古代以“嘉禾”為太平盛世、君主德政的象征。《白虎通義·封禅》載:“德至地則嘉禾生”,異穗嘉禾被視為天降吉兆,“歸禾”因而蘊含天命歸屬、政通人和之意。

  2. 歸附與凝聚

    “異畝同穎”暗喻不同地域或勢力同心歸附。如《史記·魯周公世家》引申此典,喻指諸侯歸順周室,強化了“歸禾”的政治向心力内涵。

四、文獻權威參考

  1. 《尚書·周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原始典故出處,奠定詞義基礎。

  2. 《說文解字》(漢·許慎)

    對“歸”“禾”的本義訓诂,見線上版《說文解字注》(鍊接)。

  3. 《白虎通義·封禅》(漢·班固)

    闡釋嘉禾與德政關聯,收入《四部叢刊》電子文庫(鍊接)。

  4. 《史記·魯周公世家》(漢·司馬遷)

    拓展典故的政治寓意,參考中華書局1959年版。

“歸禾”一詞融合了農耕文明的自然崇拜與天命哲學,其核心由《尚書》典故定義為:将象征天佑的嘉禾歸于聖賢,引申為德政凝聚民心、天命所歸的祥瑞意象。後世亦用于贊頌天下歸附、政通人和之治。

網絡擴展解釋

“歸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曆史典故相關,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歸禾”指贈送嘉禾,其中“歸”通假“饋”(kuì),即饋贈之意。嘉禾即生長奇特的禾稻,古代被視為祥瑞之兆,象征政治清明、天下和同。


二、曆史典故

該詞源于西周時期的典故:

  1. 事件背景:周成王的叔父唐叔在其封地内發現“異禾”——兩株不同田壟的禾稻合生為一穗,被視為周公德行感召的祥瑞。
  2. 政治象征:周成王将此嘉禾贈予周公(姬旦),并命人作《歸禾》篇(已失傳),以表彰周公輔政之功。
  3. 後世引用:如《三國志》記載曹魏時期獲“成信”印,援引“歸禾”典故,将祥瑞歸于執政者德行。

三、文獻記載

相關典籍包括:


四、字義分解


以上内容綜合自多個權威詞典及曆史文獻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竹書紀年》《三國志》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懊緒悖惘冰海鼻青眼腫采選殘夷長善吃苦打把子得勝褂動态獨竪一幟耳食之言福厘黼殺服污購銷龜巢過密橫造紅眼黃口兒黃龍戰艦惠來茄克簡斷建始殿鯨鯢敬天愛民坑填磕頭碰腦叩阍無計诳吓坤典涼拌淩風舸隆熾門子錢渺莽僑彙青銅器甚備升恒十二時神虱官死而無悔四海九州歲仗宿疚歪七扭八遺秉猥昵響遏行雲香蕉縣壺賢傳曉風殘月小姑子笑罵小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