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招撫使之歸順。 唐 韓愈 《平淮西碑》:“方戰未利,内驚京師,羣公上言,莫若惠來。”
(2).謂溫馴來歸。 宋 李綱 《條具防冬利害事件劄子》:“兩年之間,招捕羣盜凡數十夥,幾數萬人,逆者誅鋤,順者惠來。”
“惠來”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成語用法:指好處或利益來源于他人的施舍或恩惠。
古代文獻中的引申義:
例:唐·韓愈《平淮西碑》:“方戰未利,内驚京師,羣公上言,莫若惠來。”。
例:宋·李綱提到通過招撫使盜賊“順者惠來”。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查閱《平淮西碑》或李綱《條具防冬利害事件劄子》。
惠來(hui4 lai2)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惠字的拆分部首是心(xīn),總筆畫數為9;來字的拆分部首是從(cóng),總筆畫數為7。
惠來這個詞來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訪問現今廣東惠來地區時所留下的詩句:“惠來人民有發展的希望。”自此以後便以“惠來”一詞代表着發展、希望與進步。
在繁體字中,惠來的寫法為「惠來」。
在古代,惠來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如《說文解字》中記載的惠字古寫為“惠”,來字古寫為“來”。
1. 他給予了我惠來的機會,我一定會好好把握。
2. 近年來,惠來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1. 惠民:指為了給人民帶來好處而行動。
2. 來者不拒:表示對來自各方的人都能夠接受。
近義詞:恩澤、恩惠
反義詞:損害、傷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