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跋涉山川的意思、跋涉山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跋涉山川的解釋

同“ 跋山涉水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棄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淮南子·修務訓》:“淬霜露,敕蹻趹,跋涉山川。” 宋 錢易 《南部新書》丙:“每歲十一月,天下貢舉人於 含元殿 前,見四方館舍人當直者,宣曰:‘卿等學富雄詞,遠隨鄉薦,跋涉山川,當甚勞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跋涉山川(bá shè shān chuān)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長途遠行的艱辛,特指翻山越嶺、趟水過河的艱苦旅程。以下是該成語的詳細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說文解字》釋為“足刺跋也”,本義指翻越山嶺時腳步艱難㊟。

  2. 《說文》稱“涉,徒行厲水也”,指徒步渡水㊟。

  3. 山川

    泛指山巒與河流,象征險阻的自然地貌㊟。


二、成語釋義

跋涉山川 指長途行走中翻越山丘、渡過河流的艱苦過程,強調旅途的辛勞與險阻。

近義成語: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長途跋涉。

反義表達:安步當車、信步閑庭。


三、典籍用例

  1.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

    描述使者不畏艱險遠行,體現堅毅精神㊟。

  2. 《詩經·鄘風·載馳》毛傳注

    “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明确“跋”“涉”的分工釋義㊟。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24頁):

    定義“形容旅途艱苦,翻山越嶺,趟水過河”㊟。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标注為“跋山涉水”的同義變體,釋義“形容遠行艱辛”㊟。

  3. 北京大學語料庫:

    統計顯示近30年文學作品中多用于描寫探險、戍邊等主題㊟。


五、文化意涵

該成語承載兩種深層意義:


文獻索引

㊟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 左丘明. 《左傳》.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6.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CCL語料庫. 訪問鍊接(2023年更新).

㊟ 司馬遷. 《史記》. 中華書局, 1982.

網絡擴展解釋

“跋涉山川”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á shè shān chuān,其核心含義是形容遠途奔波、曆經艱辛。以下是詳細解釋:

1.釋義與結構分析

2.出處與文獻引用

3.用法與近義詞

4.例句與延伸

5.字形與繁體

該成語通過具象的山川跋涉場景,傳遞出堅韌不拔的精神内核,適用于文學、口語中強調奮鬥或艱辛的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百蟄霸統鼻眼叉灰馳想愁絶悴沮殿春坊陌夫妻本是同林鳥福緣各持己見國網駭沐喝倒采滑馬簧惑悔憾活版迦梨郊僵殕堅潔較勘噍讓雞丁借牙绯頸部九等人表絕世無雙孔口勞銀棱皮龜黎兜鍪鈴铛心籠仗羅衫蠻榼蠻男馬援柱目眩頭暈牽疾清渾皁白輕妙七言律惹火燒身人心果山甸擅斷商家識透爽當霜颠樞奧肅成夙敵宿壇痛絶銅蠡頑頓骫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