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死的意思、十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死的解釋

(1).本指十種情況必死,引申為極端危險。《六韬·戰車》:“ 武王 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 曰:‘往而無以還者,車之死地也;越絶險阻,乘敵遠行者,車之竭地也……此十者,車之死地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過漂渚而寄食,託蘆中而渡水。屆於七澤,濱於十死。”

(2).指犯十次死罪。言其多。《周書·李穆傳》:“ 太祖 美其志節,乃歎曰:‘人之所貴,唯身命耳, 李穆 遂能輕身命之重,濟孤於難……’乃特賜鐵券,恕以十死。”《新唐書·桓彥範傳》:“時 武三思 以遷太後銜恚……五月,加特進,封 扶陽郡王 ,賜姓 韋 ,同後屬籍,錫金銀、錦繡,皆以鐵券恕十死,令朝朔望。”

(3).死十次。誇張說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盜俠》:“ 黎 唯而趨入,拜伏曰:‘向迷丈人物色,罪當十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 聶小倩 ﹞歡喜謝曰:‘君信義,十死不足以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十死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概念源自古代社會制度與宗教文化,具體釋義如下:

一、古代刑罰制度 指中國古代十種可判死刑的重罪,最早見于《唐律疏議》,包含謀反、謀大逆、謀叛等危害皇權的罪行,該制度被宋元明清曆代法典沿襲。這類死刑判決需經中央司法機關覆核,體現古代"慎刑"思想。

二、危險程度描述 作副詞使用時表示"極度危險",常見于"十死一生""十死之地"等成語,如《漢書·爰盎傳》記載"淮南王至雍,病死,聞,上辍食,哭甚哀。盎曰:『陛下居代時,太後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夫曾參以布衣猶難之,今陛下親以王者修之,過曾參遠矣。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宿衛不謹,故病死。』於是上乃解,盎由此名重朝廷。"此處"十死之地"形容險惡處境。

三、佛教術語 在《大智度論》中特指修行者可能堕入地獄的十種惡業,包括殺生、偷盜、邪淫等根本戒律的違犯,該釋義常見于《法苑珠林》《俱舍論》等佛教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十死”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1. 極端危險或必死的情境
    本義指十種必死的情況(如《六韬·戰車》中提到的“車之死地”),後引申為極端危險、九死一生的境地。例如:“濱於十死”(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形容身陷絕境。

  2. 多次犯死罪或免罪特權
    指“犯十次死罪”,強調次數之多,如《周書·李穆傳》記載李穆因功被賜“恕以十死”,即享有十次免死特權。

  3. 誇張的修辭手法
    用“死十次”的誇張說法強調兇險程度,如:“這一次十死無生!”(例句)。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引申義,如文學作品多用于渲染危機,曆史文獻則常見于免罪特權的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拔火罐兒被卧不革場杵長毫大羹饤核低語惡得耳熟能詳發壞煩倦反種腐竹高薪高姓谷馬後主劃船運動黃芩穢言火繃繃家伎緘鐍簡衣驕讦駕驅饑附飽揚既廪警句急卒菌托列席靈螭靈羽立時三刻賣鄰蠻估俛眄旁議陗絕氣呼呼起塔阙忘胠橐山雉聲磁水雷盛夏省循聖哲試技説不了梳頭媽子送卷頭坦克兵特遣通遞微計相猜小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