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米制的意思、米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米制的解釋

[metric system] 一種計量的十進制,原來完全根據米來制定,容量單位等于一立方分米,質量單位等于一立方厘米的水(在其最大密度時)

詳細解釋

即國際公制。舊名米突制。為 法國 于十八世紀末所首創。1875年, 法 、 德 、 美 、 俄 等十七國在 巴黎 籤訂米突公約,公認米制為國際通用的計量制度。我國*********于1959年6月公布,确定米制為我國的基本計量單位。米制的幾個主要單位規定如下:(1)長度主單位為米,代號m,為保存在 巴黎 國際計量局内的鉑銥合金制成的标準米尺在0°C時兩端标線間的距離,約等于通過 巴黎 的子午線長度的四千萬分之一。(2)質量主單位為千克(公斤),代號kg,為保存在 巴黎 國際計量局内的鉑銥合金制成的标準砝碼的質量。(3)容量主單位為升,代號1,為一千克純水在标準大氣壓下密度最大(4°C)時的體積。米制的主要優點是:單位的選取有可靠标準;各基本單位間有密切聯繫;采取十進位制,使用方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米制(又稱國際單位制或公制)是以“米”為基本長度單位建立的一套計量系統,具有十進制特點,是現代國際通用的度量衡标準。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背景:


一、漢語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米制

國際通用的計量制度,以米為長度單位,千克為質量單位,秒為時間單位。由法國在18世紀末首創,後逐步發展為國際單位制(SI)。


二、核心構成與特點

  1. 基本單位

    • 長度:米(m),定義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行進的距離。
    • 質量:千克(kg),以國際千克原器為基準(2019年後改由普朗克常數定義)。
    • 時間:秒(s),依據铯原子躍遷周期确定。
  2. 十進制擴展

    所有衍生單位(如千米、厘米、毫克等)均通過10的幂次與基本單位換算,簡化計算與普及應用。


三、曆史淵源

米制誕生于法國大革命時期(1795年),旨在統一混亂的傳統計量方式。1875年《米制公約》籤訂後,由國際計量局(BIPM)全球推廣,中國于1929年正式采用。


四、現代應用

作為國際單位制(SI)的基礎,米制廣泛應用于科學、工程、貿易及日常生活領域,是全球化标準的核心支撐。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米制(又稱公制或國際公制)是一種國際通用的十進制計量制度,其核心特點是以米、千克、升為基本單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起源與發展
    米制由法國于18世紀末首創,最初以地球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定義“米”。1875年,法、德、美、俄等17國籤署《米制公約》,确立其為國際通用計量制度。

  2. 基本單位

    • 長度:主單位為米(m),最初以鉑銥合金标準米尺在0°C時的距離為基準。
    • 質量:主單位為千克(kg),以保存在巴黎的鉑銥合金砝碼為标準。
    • 容量:主單位為升(L),定義為1千克純水在4°C時的體積。
  3. 國際推廣與中國應用
    1959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将米制定為基本計量制度。其十進位制設計簡化了單位換算,例如1米=100厘米,1千克=1000克。

  4. 與國際單位制(SI)的關系
    米制是國際單位制(SI)的前身,1960年後SI在米制基礎上擴展,增加了時間、電流等基本單位,但保留了米、千克等核心定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單位的具體定義或曆史背景,可參考、2、6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莫大于心死悲緒閉關政策璧謝布兵不争多慘烈蠶麰草玄撤備大渾都天教主奉己風移俗變夫子廟高懸月旦海立雲垂悍暴環丘霍元甲奸敝堅決鹪螟佳興甲狀腺介靜季會金鐘罩繼往開來決洩開邁恪恭扣盤扪龠逵市兩攙廉公賃保林慮漿馬後炮邈若河漢募化沐食鬝俚器數人偶沙壇石窖貪程特見頭雞外繇亡脫玩谑唯物史觀物極則反侮辱挦撦想穿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