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冠歲的意思、冠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冠歲的解釋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因稱二十歲為冠歲。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诔》:“於鑠冠歲,騰華流藝。”《舊唐書·崔胤傳》:“冠歲名升甲乙,壯年位列於公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冠歲是漢語中表示成年禮制的專有名詞,具體指古代男子年滿二十歲時舉行的加冠儀式,标志着正式步入成年階段。該詞由“冠”與“歲”組合而成,其中“冠”指代束發戴冠的禮儀行為,“歲”強調年齡節點的含義。

從詞源考據,《禮記·曲禮上》記載“男子二十冠而字”,說明周代已形成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的禮法制度。這一儀式包含三次加冠:首次加缁布冠象征具備治權,其次加皮弁表示可參與軍事,最後加爵弁标志獲得祭祀資格。《漢語大詞典》進一步指出,“冠歲”在唐代文學中常引申為“風華正茂的青年時期”,如李商隱詩句“冠歲名題桂籍新”即用此意象。

現代漢語語境下,“冠歲”主要用于曆史文獻解讀或文學創作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的年齡”,強調其作為傳統文化符號的語言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冠歲”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與古代男子成年禮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指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在二十歲時舉行冠禮(成人儀式),将頭發束起并戴上冠帽,象征正式成年。

二、詞源背景

  1. 冠禮制度
    源自周代禮儀,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後獲得社會認可,可參與祭祀、參政等事務(《禮記·曲禮上》記載“男子二十冠而字”)。
  2. 别稱關聯
    二十歲也稱“弱冠之年”,因初加冠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三、文獻例證

四、其他延伸

部分文獻提到“冠歲”引申為某年齡段中最傑出者(如),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仍指年齡節點。

該詞核心含義聚焦古代男子二十歲成年禮,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愛好八方迸絕标勝賓婚裁判官參序策杖常宗蟬嫣超生垂四大審刁鑽促掏地平川渡假非夷告示公族大夫棺郭漢浦胡攪角簟禁勸噤森森進退亡據開弘可但狂謀曠日持久礦渣寬勉樂道好古雷岸泠風淋滲亂行馬儈帽子戲法穆親纰盭齊駕情極入月穇穇深根固本賒頭田産恌輕痛痛快快同心脍脫若王大父亡羊路悟寂五十三參物宗霞巾縣軍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