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縣軍的意思、縣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縣軍的解釋

深入敵方缺乏後援之孤軍。《三國志·魏志·陳泰傳》:“縣軍遠僑,糧穀不繼。” 唐 高適 《李雲南征蠻》詩:“餉道忽已遠,縣軍垂欲窮。”《新唐書·高儉傳》:“ 長真 兵雖多,縣軍遠客,勢不得久。”《資治通鑒·魏邵陵厲公嘉平五年》:“ 姜維 有重兵而縣軍應 恪 ,投食我麥,非深根之寇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縣軍”是古代軍事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深入敵方境内且缺乏後援的孤軍。該詞由“縣”(通“懸”,意為孤立無援)和“軍”組合而成,形容軍隊因過于深入敵境或缺乏後勤補給而陷入孤立狀态。

二、曆史文獻用例

  1. 《三國志·魏志·陳泰傳》提到“縣軍遠僑,糧穀不繼”,強調孤軍遠征的糧草困境。
  2. 《新唐書·高儉傳》記載“長真兵雖多,縣軍遠客,勢不得久”,說明即使兵力充足,孤軍深入也難以持久。
  3. 《資治通鑒》中“姜維有重兵而縣軍應恪”,描述軍隊孤懸的戰術狀态。

三、造句示例

四、補充說明

“縣”在此讀作xiàn,而非通假字“懸”的xuán,需注意古今讀音差異。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戰役中的縣軍案例,可參考《資治通鑒》等史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縣軍

《縣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縣(元寶形)拆分為⺍(丨三丨),軍(幾字底)拆分為冖(冂),共計8個筆畫。

來源:縣軍是指管理和駐紮在縣城的軍隊。在古代,縣軍負責維護地方治安和保衛邊疆。

繁體:縣軍。

古時候漢字寫法:縣字的古代寫法為縣。軍字的古代寫法為軍。

例句:縣軍在維護社會安定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組詞:縣城、縣府、軍隊、軍營。

近義詞:縣兵、地方軍。

反義詞:中央軍、大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