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管城侯的意思、管城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管城侯的解釋

即管城子。 元 朱6*德潤 《贈箋紙呂生》詩之二:“莫問殺青千古事,漆書應讓管城侯。”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祭書神文》:“君之來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參見“ 管城子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管城侯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管城侯(guǎn chéng hóu),是漢語中對毛筆的雅稱,屬典故性稱謂。其釋義與來源如下:


一、本義與詞源

“管城侯”典出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寓言散文《毛穎傳》。文中将毛筆拟人化,虛構其生平:毛筆以兔毫為鋒,竹管為身,因制作于管城(今河南鄭州),且輔助書寫之功卓著,被秦始皇封為“管城侯”。

此稱自此成為毛筆的代稱,凸顯古人以爵位尊稱文房用具的文化趣味。

來源:韓愈《毛穎傳》(載《昌黎先生集》卷三十六)。


二、文化内涵

  1. 拟人化封號

    “侯”是古代五等爵位之一,以“管城侯”封筆,既贊譽毛筆在文化傳承中的核心地位,亦反映文人“以器載道”的雅趣。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8冊,第1063頁。

  2. 文房四寶體系關聯

    與“墨曹都統”(墨)、“楮國公”(紙)、“鐵面尚書”(硯)等并稱,構成完整的文房器具拟人化稱號系統,體現古代文人對書寫工具的珍視。

    來源:故宮博物院《文房四寶與文人生活》學術研究(2019)。


三、别稱與演變


四、權威工具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

管城侯:毛筆的别名。因韓愈《毛穎傳》以毛筆拟人封管城侯,故名。

來源:《漢語大詞典》電子版(訪問自:漢語大詞典數據庫)。


“管城侯”以寓言手法賦予毛筆人格化爵位,承載中國古代文人對書寫工具的敬重,是漢語中兼具文學性、曆史性與文化象征的獨特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管城侯”是中國古代對毛筆的一種雅稱,屬于文人常用的代稱或戲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管城侯”即“管城子”,是毛筆的拟人化稱謂。這一名稱源于毛筆的構造特點:筆杆多為竹管制成,而“城”暗喻筆毛聚攏如城池,“侯”則賦予其爵位化的尊稱,體現文人對書寫工具的珍視。

  2. 詞源與典故

    • 最早見于元代朱德潤《贈箋紙呂生》詩之二:“莫問殺青千古事,漆書應讓管城侯。”此處以“管城侯”代指毛筆,強調其在文字傳承中的作用。
    • 魯迅在《祭書神文》中也曾引用:“君友漆妃兮管城侯”,将毛筆(管城侯)與墨(漆妃)并稱為書寫工具的代表。
  3. 文化意涵
    此類雅稱反映了古代文人“以物喻人”的趣味,通過賦予文具人格化稱號,表達對書寫藝術的推崇。類似稱謂還有“中書君”(筆)、“墨卿”(墨)等。

“管城侯”是毛筆的文學化别稱,常見于詩詞與文人作品中,兼具功能描述與文化隱喻。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引用或曆史演變,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牓阙寶璧鬓颔崇化初陽叢冗代倩大浪單厚倒橐大清老早發谪菲菲峯牛伏祠敢幹宮懸珪爵旱荒鶴嘴缾歡愛皇天上帝活理挍計解衣包火近房今茲遽步具慶看齊涼津津良懦吏書禮贊旅力美茂彌陀尼山毆杖骈字貧味破寒破六韓強食靡角氣焊旗幟鮮明如履平地辱台三尺桐善端沙潊省解帥厲肆心檀心桃丹陶俑望苑五方獅子舞嫌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