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raise respectfully] 以崇敬的心情稱贊表揚
白楊禮贊
(2) 佛教用語,指佛、法、僧禮拜三寶及頌經
見“ 禮讚 ”。
亦作“ 禮贊 ”。1.佛教語。謂禮拜三寶而贊其功德。如 唐 釋 善導 有《往生禮贊》, 宋 釋 仁嶽 有《釋迦如來涅槃禮贊》。亦謂僧徒歌詠贊佛。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是夜黃昏,僧徒禮讚,螺唄間作。” 郭沫若 《瓶》詩之六:“春雨灑上流沙,輕煙散入雲霞,沙彌禮贊菩薩。”
(2).贊美。 豐子恺 《緣緣堂隨筆》:“無論貧賤之人,丑陋之人,勞動者,黃包車夫,隻要是順其自然的天性而動,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禮贊。”
(3).舉行典禮時報告進行程式的人;司儀。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職掌紀略》:“凡聖母及後妃禮儀等事,則女秀才為禮引、禮贊、禮官也。”
“禮贊”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拼音為lǐ zàn,意為懷着敬意或崇敬的心情進行贊美,帶有書面化表達特點,比“贊賞”更具莊重感。例如:“這種為人類謀利益的高貴品質,是值得人民禮贊的”。
在佛教中,“禮贊”指禮拜佛、法、僧三寶并贊頌其功德,也指僧徒通過歌詠形式贊佛。相關典籍如唐代釋善導的《往生禮贊》和宋代釋仁嶽的《釋迦如來涅槃禮贊》。
在佛教文獻或曆史文本中需注意其特定宗教含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表達。
《禮贊》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物表達由衷的敬意、贊美和感謝。
《禮贊》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竹字頭)和言(讠字旁),筆畫總數為16畫。
《禮贊》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其中的“禮”表示對他人的尊敬和敬意,“贊”則表示對他人的贊美和稱贊。
《禮贊》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禮讚」。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與現今有所不同。而對于《禮贊》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為「立論旁」
1. 他在頒獎典禮上發表了一段感人的《禮贊》演講,赢得了全場的掌聲。
2. 這首歌是為了向英雄們表達我們的《禮贊》,感謝他們為國家做出的貢獻。
衷心、感恩、感激、贊美、敬意等。
稱贊、崇拜、欽佩、贊揚等。
诋毀、貶低、詛咒、蔑視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