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衙役比官吏更狠毒可怕。牙爪,指衙役。 元 李五 《虎頭牌》第三折:“纔打到三十,赤瓦不剌海,你也忒官不威牙爪威。”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四折:“怎當他官不威牙爪威,也不問誰有罪誰無罪,早則是公堂上有對頭,更夾着這祗候人無巴壁。”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齊福不齊,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官不威牙爪威”是一個六字成語,通常寫作“官不威,牙爪威”或“官不威,爪牙威”,兩種寫法含義相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出處:
用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官不威牙爪威》是一句常用的成語,意思是官員不用武力威懾,而是依靠法紀和威信來維持秩序和權威。
《官不威牙爪威》這個成語由5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官、不、威、牙、爪。其中,官的部首是宀,筆畫數為8;不的部首是一,筆畫數為4;威的部首是力,筆畫數為9;牙的部首是牙,筆畫數為4;爪的部首也是爪,筆畫數為4。
《官不威牙爪威》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北宋時期的《宋史·周必大傳》。成語在演變過程中,有的版本會将“爪”字改成“爪子”。在繁體字中,成語的寫法是「官不威牙爪威」。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不同的變化。《官不威牙爪威》這個成語在古代的寫法是「關不威牙爪威」。
1. 作為國家的官員,應該注重法紀和威信,官不威牙爪威。
2. 領導在處理事務時,要靠平等和公正來赢得威信,官不威牙爪威。
1. 官威: 官員的威信和權威力量。
2. 牙爪: 像牙和爪子一樣尖銳、鋒利的東西。
1. 法紀嚴明
2. 以德服人
3. 聲威赫赫
1. 殺伐決斷
2. 以武征服
3. 勢力高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