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叙的意思、班叙的詳細解釋
班叙的解釋
亦作“班叙”。 1.猶頒布,施行。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重之以明德,班敍海内,宣美風俗。”《晉書·皇甫谧傳》:“且吾聞招搖昏迴則天位正,五教班敍則人理定。”
(2).班位的次第。 唐 馬總 《乞朝觐表》:“臣獲蹈舞班叙,親承德音,卻歸方隅,生死榮幸。”《宋史·輿服志四》:“已上品位職事,據令文,但言四品、五品,亦不分班敍上下。”
詞語分解
- 班的解釋 班 ā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工作或學習的組織:班組。班級。班長。班主任。領班。 軍隊編制中的基層單位,在“排”以下。 工作按時間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場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 叙的解釋 叙 ù 述說:叙說。叙事。叙話。叙親。叙舊。 同“序”①②③。 評議等級次第:叙功。叙獎。叙用(分級進用)。叙擢(分級提拔,授予宜職)。 道講說談 筆畫數:; 部首: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班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1.頒布、施行
- 釋義:指發布政令、制度或道德規範,使其在範圍内施行。該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強調自上而下的推行。
- 例證:
- 漢潘勗《冊魏公九錫文》中提到:“重之以明德,班敍海内,宣美風俗。”
- 《晉書·皇甫谧傳》亦有記載:“五教班敍則人理定。”
2.班位的次第
- 釋義:指官員或禮儀場合中的等級次序,強調排列的規則性。
- 例證:
- 唐代馬總《乞朝觐表》中提及:“臣獲蹈舞班叙,親承德音。”
- 《宋史·輿服志四》提到官職品級時稱“不分班敍上下”。
補充說明
- 異體字:該詞亦寫作“班敍”,二者含義相同。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中。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引用及不同來源的考據,需注意部分網頁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班叙(bān xù),這個詞既可以作為名詞使用,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下面是對班叙這個詞的一些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班」的部首是「玉」,它的左右結構是「钅丨」,總共有5畫;
- 「叙」的部首是「言(讠)」,它的左右結構是「讠(言)、一、一」,總共有8畫。
來源:
班叙是漢字的組合,「班」是一個獨立字,而「叙」是一個獨立字。合在一起使用時表示人們圍坐在一起談話或者聚會。
繁體:
「班叙」的繁體字為「班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班」字在甲骨文中寫作「丯」或者「玟」,在金文中寫作「分」或者「秉」。而「叙」字在古漢字中寫作「敘」或者「汿」。
例句:
1. 我們明天晚上有一個班叙活動。
2. 他們正在班叙,聽起來非常開心。
組詞:
班叙會、班叙活動、班叙聚會。
近義詞:
交談、聚會、座談、談話。
反義詞:
寂靜、無言。
希望以上解釋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