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衮實無阙的意思、衮實無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衮實無阙的解釋

衮衣無缺損。比喻帝王治理無過失。語本《詩·大雅·烝民》:“衮職有闕。”《北史·李彪傳》:“親虔宗社者,先皇之敬也;衮實無闕者,先皇之德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衮實無阙"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衮(gǔn)

    指古代帝王或三公(最高級官員)穿戴的繡有龍紋的禮服,象征尊貴與權力。引申為帝王或高官的職責。

    《說文解字》:"衮,天子享先王,卷龍繡于下裳。"

  2. 實(shí)

    意為充實、完備,無瑕疵。

  3. 無阙(wú quē)

    "阙"通"缺",指缺失、過失。"無阙"即完美無缺。

整體釋義:形容帝王或重臣德行完美,履職無過失,常用來稱頌統治者的賢明。


二、典故出處

出自《左傳·宣公二年》:

"衮職有阙,惟仲山甫補之。"

(帝王職責若有缺失,仲山甫能彌補它。)

後反用為"衮實無阙",強調職責已完美履行,無需他人彌補。


三、權威文獻引用

  1. 《漢語大詞典》

    "衮職無阙:謂帝王之職無缺失。後用以稱頌帝王或重臣。"

    (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

  2. 《古代漢語詞典》

    "衮實無阙:衮衣無缺失,喻指居高位者德行完備。"

    (來源: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


四、現代應用與引申


五、文化内涵

該成語濃縮了儒家對統治者的道德要求,強調"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體現了古代政治倫理中"德治"的核心思想。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線上鍊接,文獻來源标注紙質權威辭書版本;如需電子資源,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左傳》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衮實無阙”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帝王所穿的衮衣(古代君王禮服)沒有缺損,比喻帝王治理國家沒有過失。該成語常用于贊頌君主賢明,治國得當。


二、出處與典故

  1. 語出《詩經·大雅·烝民》:“衮職有阙,維仲山甫補之。”原指衮衣有缺損需修補,後反其意衍生出“衮實無阙”。
  2. 《北史·李彪傳》引用:“衮實無阙者,先皇之德也。”此處直接以“無阙”肯定帝王治績。

三、結構與字義分解


四、用法與延伸

可通過《北史》《詩經》等古籍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

别人正在浏覽...

哀戚白房子杯勺不圓不止沉寂塵響儲蕃大行皇後掂掇蠹簡遺編頓入二仲蛾賊放堂飛幌蠭蒙膏夏庚償關押慌慌換羣鵝胡服騎射火鈎監行狡賴機船節口機勇棘院積置舉不勝舉刲刺琨瑤臉蛋嶚嶢狸力立字露情門政麋灼謀如湧泉木官坡公堤千叟宴曲譽稔奸十不閑事會師姆死牢頹弛荼蘼宛如違法行為無衣之賦五雲城狎近獻計憲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