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ny (by resorting to sophistry)] 颠倒黑白、狡猾地強辯抵賴
狡辯抵賴。《三俠五義》第七十回:“﹝ 金令 ﹞以為他必狡賴,再用字柬衣衫鞋襪質證。誰知小子不禁打,十個嘴巴,他就通説了。”昆曲《十五貫·審鼠》:“隻因怕 婁阿鼠 狡賴, 秦古心 自願前來做證。”
“狡賴”是一個漢語動詞,指用狡猾的手段抵賴、推卸責任或否認事實,通常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分解
典型用法
近義詞對比
反義詞
例句說明
提示:使用該詞時需注意語境,因其貶義性質較強,多用于批評或嚴肅表述。
《狡賴》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狡詐而無信用,經常用欺騙來逃避承擔責任或追求個人利益。描述了一個人不正直、虛僞、不講信用的行為。
《狡賴》的部首是犭(犬的變形),拆分後可以分成犭和賴兩個部分。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狡賴》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在《韓非子•難一》中,有記載“狡賴以斷情,仁義望之不得而見。”可見,這個詞在古代就已經存在,用于形容人的行為。
繁體字中的《狡賴》的寫法為「狡賴」。
在古代,漢字寫法沒有像現在這樣的标準形式。據研究,古時候的《狡賴》可以寫作「狡躣」等一些變體寫法。
1. 他以狡賴的手法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2. 這些政客用狡賴的方式欺騙選民,獲得選舉的支持。
1. 狡詐
2. 欺騙
3. 虛僞
4. 不誠實
5. 不可信任
1. 狡猾
2. 狡黠
3. 狡狯
4. 狡詐
誠實
正直
可信任
真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