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守的意思、錯守的詳細解釋
錯守的解釋
置守。一說,輪番守衛。《墨子·備城門》:“諸守者,審知卑城淺池而錯守焉。” 孫诒讓 間诂:“《論語》 包鹹 注雲:‘錯,置也。’錯守猶言置守。或雲《楚辭·國殤》 王逸 注雲:‘錯,交也。’謂交錯相更代而守,亦通。”
詞語分解
- 錯的解釋 錯 (錯) ò 不正确,與實際不符:差錯。過錯。錯訛。錯謬。錯覺。錯怪。不錯。錯愛。将錯就錯。 交叉着:交錯。錯亂。錯雜。錯綜(縱橫交叉)。錯動。錯落(交錯紛雜)。盤根錯節。 叉開:錯開。錯車。錯過機
- 守的解釋 守 ǒ 保持,衛護:守成(在事業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禦。守身(愛護自身,保持自己的品節)。守節。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規。 看管:看守。守護。 在一個地方不動: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專業解析
“錯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指交錯設防、交替防守的軍事部署策略或狀态。具體釋義如下:
-
基本釋義:
- 錯:本義指用金塗飾、鑲嵌,引申為交錯、交叉、更疊、更替之意。
- 守:本義指官吏的職責、職守,引申為防守、守衛、把守之意。
- 錯守:合起來指軍隊或人員交錯地、交替地駐守或防守某個區域或關隘。這種部署方式通常是為了充分利用地形、輪換兵力或形成縱深防禦,以達到更有效地控制要地、防止敵人突破的目的。
-
典籍用例與權威釋義:
- 該詞在《後漢書·卷二十八下·馮衍傳》中有明确記載:“錯守險隘,以破其沖。” 此處的“錯守險隘”意指交錯地防守險要的關隘,利用地形優勢布置兵力,以挫敗敵人的正面沖擊。這是該詞最經典、最權威的出處和用法。
- 權威漢語工具書如《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源》(商務印書館)等均收錄此詞條,釋義基本一緻,強調其“更疊防守”、“交錯駐守”的軍事含義。
-
現代理解與定位:
- “錯守”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屬于古語詞或曆史軍事術語。它描述的是一種具體的軍事防禦策略或布防狀态。
- 其核心思想在于強調防禦部署的交錯性、輪替性,而非單一的、固定的防線。這體現了古代軍事家對靈活防禦和充分利用地形的重視。
“錯守”意指軍隊交錯地、更替地駐防或守衛(某地),是一種利用地形和兵力輪換進行有效防禦的古代軍事策略。其權威出處和典型用例見于《後漢書·馮衍傳》中的“錯守險隘”。在現代漢語中,它主要作為曆史詞彙或軍事術語被理解和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錯守”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主要存在兩種解釋,其含義及來源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 置守
指設置守衛或安排防禦措施。例如《墨子·備城門》中記載:“諸守者,審知卑城淺池而錯守焉。”此處強調根據地形部署守衛。
- 輪番守衛
另一種觀點認為“錯”通“交錯”,即指守衛者輪換交替,形成持續性的防禦體系。這一說法源于《楚辭·國殇》王逸的注釋:“錯,交也。”
二、詳細解析
- 詞源與文獻依據
- 《墨子》中的用法:明确提到根據城池條件“錯守”,強調因地制宜的布防策略。
- 孫诒讓的注解:清代學者孫诒讓在《墨子間诂》中提出,“錯守”即“置守”,但同時也認可“交錯更替”的解釋。
- 字義分解
- “錯”:古義包含“交叉”(如“錯綜複雜”)和“置放”(如“錯金”)雙重含義,引申為交替或安排。
- “守”:指防守、守衛,常見于軍事或警戒語境。
三、文獻與使用場景
“錯守”多見于古代軍事文獻,如《墨子》這類兵書,用于描述防禦部署策略。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文或曆史時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含義。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考證,可參考《墨子》原文及清代注本(如、6、7的資料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笨家夥秉鈞軸冰玉碧霧不報不仁不義骖乘鬯草怅惜淳茂蹴踘打拍子恩借飛籤鳳鳴朝陽棼穢浮泛服務員澉澹隔界恭默詭姽鶴子煇煌回禮蹇鄂見容較差诘論吉祥止止拘防浚治溘匝恐詟洛陽市面紅面赤狍鸮噴浸前典前王傾陷審爾十二個霜骨探赜索隱特縣跳茅山挑闼銅婚問安視寝香林八節香桃項橐陷沒先神祇小除夕小花臉效瑞析辨詭辭纚風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