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看重祿位。《禮記·曾子問》“以上牲祭於宗子之家” 漢 鄭玄 注:“貴祿重宗也。上牲,大夫少牢。” 孔穎達 疏:“用大夫之牲,是貴祿也;宗廟在宗子之家,是重宗也。”
(2).高的祿位。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生有軒冕、服位、貴祿、田宅之分,死有棺槨、絞衾、壙襲之度。雖有賢才美體,無其爵不敢服其服,雖有富家多貲,無其祿不敢用其財。”
(3).使居貴位、食厚祿。 唐 權德輿 《貞元十九年禮部策問進士五道第一問》:“今雖以文、以經貴祿學者,而詞綺靡於景物,寖失古風。”
“貴祿”是一個漢語詞語,結合古籍釋義和現代解析,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看重祿位(動詞)
指對官職和俸祿的重視。例如《禮記·曾子問》鄭玄注中提到“貴祿重宗”,孔穎達解釋為用高規格的祭品體現對祿位的尊崇。
高的祿位(名詞)
直接指代顯赫的官職或豐厚的俸祿。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服制》中描述“貴祿”與田宅、服飾等級相關聯,強調社會地位差異。
使居高位、享厚祿(動詞)
表示授予他人尊貴職位和優厚待遇,如唐代文獻中提到的“使居貴位、食厚祿”。
“貴祿”一詞融合了物質(俸祿)與精神(地位)層面的含義,既體現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也反映個人對功名的價值取向。需注意語境區分其動詞或名詞用法。
《貴祿》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貴重的報酬、富裕的福分。
《貴祿》的拆分部首是貝(貝)和禾(禾),另外還有二筆畫。
《貴祿》這個詞源于古代中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貴祿》的繁體字形為「貴祿」。
在古代,「貴祿」這個詞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但整體上仍保持貝字旁和禾字旁的結構。
1. 他通過辛勤工作獲得了豐厚的貴祿。
2. 這位大師得到了寶貴的貴祿,是因為他一直堅持不懈的追求。
《貴祿》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搭配,比如:
1. 貴祿之家 - 指富裕的家庭。
2. 貴祿之人 - 形容得到了豐厚報酬、有權勢的人。
與《貴祿》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富貴 - 指財富和地位兼備。
2. 豐裕 - 指資源充裕、富有。
與《貴祿》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貧窮 - 指沒有財富、處境困難。
2. 貧瘠 - 指土地貧乏、不肥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