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垂的意思、東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垂的解釋

(1).東堂的階上。《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 孔穎達 疏:“《釋詁》雲:‘疆、界、邊、衛、圉,垂也。’則垂是遠外之名……堂上而言東垂、西垂,知在堂上之遠地,當於序外東廂、西廂必有階上堂,知此立于東西堂之階上也。”

(2).東部邊境。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女出於 苧蘿山 ,欲獻於 吳 。自謂東垂僻陋,恐女樸鄙,故近大道居,去縣五裡。”《後漢書·東夷傳·高6*6*麗》:“ 遂成 死,子 伯固 立。其後 濊貊 率服,東垂少事。”

(3).泛指東方。《漢書·元帝紀》:“是以東垂被虛耗之害, 關中 有無聊之民,非久長之策也。”《藝文類聚》卷三引 南朝 宋武帝 《秋夜》詩:“局景薄西隅,升月照東垂。”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東垂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東垂”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分析。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釋義:

一、基本含義

  1. 東堂的階上
    指古代建築中東側堂屋的台階位置。例如《尚書·顧命》記載:“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孔穎達疏解時提到“垂”為遠外之名,此處指堂上東側的階上區域。

  2. 東部邊境
    特指中原王朝的東部邊疆,常見于漢代文獻。如《越絕書》描述越國“自謂東垂僻陋”,《後漢書》記載高句麗“東垂少事”,均指東部邊陲地帶。

  3. 泛指東方
    廣義上代指東方方位。例如《漢書·元帝紀》提到“東垂被虛耗之害”,南朝宋武帝《秋夜》詩“升月照東垂”,均以“東垂”指代東方。

二、語境與用法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東垂”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越絕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垂》的意思

《東垂》是古代漢語詞彙,意為"東方露水滴落",形容晨曦時分,東方天空中的朝霞被陽光照耀而滴下的水珠。這一詞語常用于描述美麗的自然景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東垂》的拆分部首為"土"和"口",拼音為"tǔ"和"kǒu"。其總計有1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東垂》一詞源自《詩經》中的《秦風·衡門上》:“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憔悴如也。”其中,“憔悴如也”一句中的“憔悴”是指手足、幹燥的樣子,而“如也”則是一種修飾語氣的常用語法結構。後來,人們将“憔悴如也”引申為“東垂”的意思,用于描寫晨曦時的美景。

在繁體字中,"東垂"的寫法為「東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漢字寫法中有許多變體,其中有些字符可能發生了演變。關于詞語"東垂"的古時候寫法并不是很明确,因為變體較多,沒有确切的文獻記載。然而,在古代文獻和碑刻中,常可見到相關于"東垂"意義的描述,供我們參考和了解。

例句

1. 朝霞初升,東垂的水珠映照出一片美麗的景色。

2. 黎明時分,天空中的東垂令人心曠神怡。

3. 我走進公園,看到東垂的景象,仿佛置身仙境。

組詞

東邊、東方、東風、東海、垂直、垂釣、垂死、垂涎、垂詢、垂簾等。

近義詞

朝霞、晨曦、陽光、美景。

反義詞

西斜、西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