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話的意思、詞話的詳細解釋
詞話的解釋
(1) [notes and comments on ci poetry;novel with parts in verse common in the Ming Dynasty]
(2) 評論詞的内容、形式或記載詞的作者事迹的書
(3) 散文裡間雜韻文的說唱文藝形式,是章回小說的前身,起于宋元,流行到明代。明代也把夾有詞曲的章回小說叫做詞話
詳細解釋
(1).評論詞、詞人、詞派以及有關詞的本事和考訂的著述。始于 宋 代,最早的詞話專著是 宋 楊繪 的《時賢本事曲子集》,今佚。著名者有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 王國維 《人間詞話》等等。
(2).盛行于 元 明 兩代的說唱藝術形式。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三折:“那唱詞話的有兩句留文:‘咱也曾 武陵 溪畔曾相識,今日佯推不認人。’” 清 龔自珍 《題紅蕙花詩冊尾》詩:“歌闆無聊舞袖涼, 江 南詞話斷人腸。” 姚華 《論文後編》:“而雜劇一科,且為詞話開山,傳奇導源,授受相承,皆宗 北宋 。”
(3). 明 人章回小說中夾有詩詞者,亦稱“ 詞話 ”,如《金6*瓶6*梅詞話》。
詞語分解
- 詞的解釋 詞 (詞) í 語言裡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詞彙。詞書。詞典。詞句。詞序。詞組。 言辭,話語,泛指寫詩作文:歌詞。演講詞。誓詞。詞章。詞律(文詞的聲律)。 中國一種詩體(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樂歌唱,後樂譜失傳,隻按詞牌格律創作):詞人。詞譜。詞牌。詞調(刼 )。詞韻。詞曲。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話的解釋 話 (話) à 說出來的能表達思想感情的聲音,亦指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說話。會話。對話。情話。話題。 說,談論:話别。話舊。話柄(話把兒,别人談笑的資料)。茶話會。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詞話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詞話”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術語,其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曆史背景和文體形式。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文學評論類著作
指對詞(一種古典詩歌體裁)的評論、考訂及詞人轶事的記錄,始于宋代。例如:
- 宋代楊繪的《古今詞話》是已知最早的詞話專著;
- 清代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經典文學理論著作。
2.說唱文藝形式
宋元至明代流行的曲藝形式,特點為散文叙述中夾雜韻文(詩詞或唱詞),是章回小說的前身。例如:
- 元代《大唐秦王詞話》以曆史故事為題材;
- 明代成化年間刊印的《花關索出身傳》等中長篇作品,直接影響了後世彈詞、鼓詞的發展。
3.明代章回小說類型
特指夾帶詞曲的章回小說,代表作為《金瓶梅詞話》。這類小說在散文叙事中穿插詩詞,反映了當時文學與說唱藝術融合的特點。
補充說明
- 發展脈絡:詞話從宋代的文學評論逐漸演變為元明時期的曲藝形式,最終融入章回小說;
- 術語演變:明代對“詞話”的稱呼多樣,如“門詞”“盲詞”等,均指代類似的說唱形式。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文獻或具體作品分析,可參考《詞話叢編》等權威彙編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話,指的是一部關于詞的評論和研究的著作,也是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一本書。該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讠”和“害”,并且由9畫組成。它的來源可追溯到明代的一位文學家楊慎修。在繁體字中,詞話的寫法是「詞話」。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詞話這個詞的寫法一直保持相對穩定。這個字并沒有太多不同的寫法。古代的例句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使用詞話的痕迹,它是一種思想性、評論性的文字形式,常常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
關于詞話的例句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他的詞言簡意赅,讀來令人陶醉。」這句話中使用了詞話來形容一個人的詞的特點,強調了其言辭簡潔明了且意義深刻的特點。
除了詞話之外,還有許多與之相關的詞彙,可以用來描述文學評論和研究。例如,評論家、研究、批評、評論等詞語都可以與詞話相聯繫。另外,與詞話相對的概念可以使用反義詞,如無言、無詞等。
通過這篇簡短的文章,希望能幫助您了解詞話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詞彙。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