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句吳的意思、句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句吳的解釋

即 吳國 。《史記·吳太伯世家》:“ 太伯 之犇 荊蠻 ,自號 句吳 。” 司馬貞 索隱:“ 顔師古 注《漢書》,以 吳 言‘句’者,夷語之發聲,猶言‘於越’耳。” 元 張昱 《西山亭留題》詩:“ 於越 地形緣海盡, 句吳 山色過江來。” 清 吳偉業 《京江送遠圖歌》:“畫舫 勞勞 送客亭, 句吳 人去官 巴 蜀 。” 餘疚侬 《與同學冒雨登慧山》詩:“ 句吳 始啟宇,三讓來就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句吳”是古代吳國的别稱,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句吳”即指春秋時期的吳國,是周朝諸侯國之一,位于今江蘇南部地區。該詞最早見于《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太伯(周文王伯父)南遷至荊蠻之地後,自號“句吳”。

  2. 構詞解析

    • “句”為古越語中的發語詞,無實際意義,類似“于越”中的“于”。
    • “吳”指代吳國,源自太伯建立的政權名稱。
  3. 曆史背景
    據《史記》記載,太伯為避讓王位,攜弟仲雍遷居江南,融合當地文化并建立政權,自稱“句吳”。這一名稱體現了中原文化與江南土著語言的結合。

  4. 文學與語言争議
    部分文獻(如)提到“句吳”被引申為“言辭犀利”,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曆史依據,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義。主流觀點仍以地理國别為主。

示例用法:

“太伯之犇荊蠻,自號句吳。”(《史記》)
“句吳人去官巴蜀,畫舫勞勞送客亭。”(清代吳偉業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句”是否為虛詞,可參考《史記索隱》及方言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句吳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句吳》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一種伫立的姿勢。

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句(jù)和吳(wú)。

其中,句的意思是站立,由立(lì)部作為它的部首,共有5個筆畫。

吳的意思是姿勢,由女(nǚ)部作為它的部首,共有6個筆畫。

《句吳》的來源和繁體字形

《句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書法中,當時将句和吳兩個字合并在一起表示特定的姿勢。後來,這個詞逐漸形成了指代這種姿勢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句吳》的寫法是「詎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句字的寫法是略有不同的。它的上半部分是由一水與一由組成,下半部分是由月字組成,整體形狀呈現出以水和由字為主的構造。

吳字的寫法在古代沒有太大的變化,字形穩定而規範。

句吳的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例句1:他以句吳的姿勢靜靜地站在海邊,欣賞美麗的日落。

例句2:學習太久坐着,不如站起來換個句吳的姿勢。

組詞:句吳姿勢、句吳站立

近義詞:站立、立正

反義詞:坐下、卧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