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渠土堰。《宋史·英宗紀》:“甲寅,賞知 唐州 趙尚寬 修溝堰,增戶口,進一官,賜錢二十萬。”《新華月報》1964年第2期:“結合整修溝堰和田間管理等,開展消滅釘螺的活動。”
“溝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ōu yàn,具體含義如下:
指“溝渠土堰”,即人工修建的溝渠和擋水土壩。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阻礙事物發展的因素”,但權威來源(如漢典、《宋史》)均指向實際水利設施的含義,需以曆史文獻和權威詞典為準()。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可參考《宋史》或《新華月報》相關記載。
《溝堰》是一個漢語詞彙,形容一個地方或者水道中有溝與堰。它通常用來描述農田灌溉中的水渠或者城市排水系統中的溝渠。
《溝堰》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水”和“土”,有13個筆畫。
《溝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溝的部分寫作「溝」,堰的部分寫作「壆」。
在古代,「溝堰」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它們分别是「溝淹」、「溝田」等。
1. 農民修建了一條溝堰,以便有效地灌溉農田。
2. 這個城市的排水系統中的溝堰需要進行清理和維護。
1. 溝渠:形容自然或人工開鑿的水道。
2. 池塘:人工修建的儲水容器。
1. 水道:泛指水流的通道或渠道。
2. 水渠:人工開鑿的供水或排水的溝渠。
平原:沒有水流或水渠的平坦地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