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容使的意思、軍容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容使的解釋

官名。觀軍容使的省稱。 唐 代後期為監視出征将帥的最高軍職。《新五代史·唐莊宗紀上》:“軍容使 楊復恭 , 克用 所善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軍容使”是唐代後期出現的軍事官職,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軍容使是“觀軍容使”的省稱,屬于監察類官職,主要職責是代表朝廷監視出征将帥,具有最高軍事監督權。

二、曆史背景

  1. 設置時間: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首次設立,由宦官魚朝恩擔任首任觀軍容使。
  2. 職能演變:初為臨時差遣職,後逐漸演變為固定軍職,成為皇帝控制軍隊的重要制度設計。

三、典型例證 《新五代史》記載,唐末軍容使楊複恭曾與李克用建立政治聯盟(“軍容使楊復恭,克用所善也”),印證了該職位在藩鎮割據時期的特殊影響力。

四、補充說明 需要注意,部分現代詞典将其延伸解釋為“形容儀表莊重”,這屬于語義演化中的引申義。但在曆史語境下,特指唐代軍事監察體系中的官職。

如需查閱具體古籍原文或詳細官職沿革,可參考《新唐書·職官志》及《資治通鑒》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軍容使

軍容使(jūn róng shǐ)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下面将詳細介紹其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含義

軍容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語,指的是負責管理和維護軍容軍紀的官員。軍容使在古代軍隊中擔負着重要的職責,他們負責督促士兵保持良好的軍容,嚴格執行軍紀,以确保軍隊的戰鬥力和紀律。

拆分部首和筆畫

軍(jūn):部首是冖,總筆畫數是6

容(róng):部首是口,總筆畫數是10

使(shǐ):部首是亻,總筆畫數是8

來源

軍容使最早出現在《淮南子·精神訓》一書中,後來成為一個常用成語。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官職系統,軍容使是特定官員的職位名稱,負責管理軍隊的軍容軍紀。

繁體

軍容使的繁體寫法為「軍容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軍容使的「容」字有多種寫法,例如「宂」、「宂從」、「寵」等。這些寫法在曆史演變的過程中逐漸被「容」字所取代。

例句

他被提拔為軍容使,從此負有重任,要管理好整個軍隊的軍容軍紀。

組詞

軍容、使命、使者、使節、使喚、使徒、使役

近義詞

戰律官、紀律官、軍規官、軍務官

反義詞

流氓、懶散、混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