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罵數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生色》:“ 金 有叔兄 生光 ,怒登翁門,詬數前非。”
“诟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òu shù,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指責罵并逐條數落對方的過錯,帶有公開批評、挑剔缺點的意味。該詞由“诟”(指責、辱罵)和“數”(列舉、計算)組合而成,強調通過列舉具體問題來表達不滿。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籍或仿古文體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例如:“他當衆诟數下屬的失誤”表示公開且嚴厲的批評。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文用例或詞源,可參考《聊齋志異》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诟數》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批評、責備别人的言辭或行動。
《诟數》的拆分部首是言字旁,筆畫數為11劃。
《诟數》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中,是西漢時期的一個詞彙。
《诟數》的繁體字為「詬數」。
古時候,《诟數》的寫法為「詬數」。
1. 他對我的工作進行了嚴厲的诟數。
2. 她們無理取鬧,不停地對那位演員進行诟數。
诟谇、诟罵、诟病、诟責、數說。
責難、批評、譴責、抨擊。
褒獎、贊美、表揚、稱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