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 代西域國名。《漢書·西域傳上·桃槐國》:“ 桃槐國 ,王去 長安 萬一千八十裡。戶七百,口五千,勝兵千人。”
“桃槐”是漢代西域的一個小國名,主要記載于《漢書·西域傳》。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桃槐”為專有名詞,特指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地理位置位于今中亞地區。其名稱由“桃”與“槐”二字組成,但未發現與植物相關的特殊含義,僅作為國名使用。
地理位置與規模
根據《漢書》記載,桃槐國距離長安(漢代都城)約11,080裡,全國僅有700戶,總人口約5,000人,可參戰的兵力約1,000人。這些數據表明它是一個規模較小的西域城邦。
曆史背景
桃槐國與其他西域諸國如大宛、康居等同期存在,是漢朝與匈奴争奪西域控制權時期的重要地理節點,但其具體曆史事件在現存文獻中記載較少,可能因國力較弱而未在重大曆史進程中扮演顯著角色。
“桃槐”作為曆史名詞,主要用于描述漢代西域地區的特定小國,其研究價值多集中于古代中亞地理與漢朝邊疆治理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西域傳》原文或相關考古研究。
桃槐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桃”和“槐”。部首是木,拆分的筆畫順序為橫、豎、橫折、撇。來源于古代漢字,是一種傳統的漢字書寫。繁體字為桃槐。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桃槐的古時漢字寫法是更加繁複的楷書,每個筆畫都有着獨特的結構和順序。
例句:
1. 桃槐樹下,花開得熱鬧。
2. 那片林地裡,桃槐成蔭。
組詞:桃樹、桃花、桃枝、槐樹、槐花、槐葉等。
近義詞:桃花、槐花。
反義詞:楊柳、松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