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槐的意思、桃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槐的解釋

漢 代西域國名。《漢書·西域傳上·桃槐國》:“ 桃槐國 ,王去 長安 萬一千八十裡。戶七百,口五千,勝兵千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桃槐”是漢語中一個融合植物特性與文化意象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桃:《說文解字》釋為“果木也”,指薔薇科桃屬喬木,象征吉祥、長壽,如《詩經》中“桃之夭夭”喻生命繁盛。
  2. 槐:《爾雅》記載為“槐,大葉而黑”,特指豆科槐屬落葉喬木,古代多植于宮庭,具“三公之位”的仕途寓意(見《周禮·秋官》)。

二、文獻例證 唐代李商隱《茂陵》詩“槐桃露葉啼紅淚”中,桃槐并提暗喻時序更疊,《唐宋詩醇》注疏稱此為“借物候寫興衰之歎”。

三、文化内涵

  1. 節氣象征: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載“桃槐交替,孟夏之兆”,指桃花謝而槐花開的物候現象。
  2. 陰陽哲學:桃屬陽木驅邪,槐為陰木聚魂,《本草綱目》引道家學說稱二者組合喻“陰陽調和之道”。

四、現代應用 故宮禦花園現存明代“桃槐雙植”景觀,中國園林出版社《古樹考》考證此為“天人合一”建築思想的實體呈現。

網絡擴展解釋

“桃槐”是漢代西域的一個小國名,主要記載于《漢書·西域傳》。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桃槐”為專有名詞,特指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地理位置位于今中亞地區。其名稱由“桃”與“槐”二字組成,但未發現與植物相關的特殊含義,僅作為國名使用。

  2. 地理位置與規模
    根據《漢書》記載,桃槐國距離長安(漢代都城)約11,080裡,全國僅有700戶,總人口約5,000人,可參戰的兵力約1,000人。這些數據表明它是一個規模較小的西域城邦。

  3. 曆史背景
    桃槐國與其他西域諸國如大宛、康居等同期存在,是漢朝與匈奴争奪西域控制權時期的重要地理節點,但其具體曆史事件在現存文獻中記載較少,可能因國力較弱而未在重大曆史進程中扮演顯著角色。

“桃槐”作為曆史名詞,主要用于描述漢代西域地區的特定小國,其研究價值多集中于古代中亞地理與漢朝邊疆治理領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西域傳》原文或相關考古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北昆碧茸閉修部郎钗镮償贖城裡人車徒鉏耒春畦楚思大動作大旱望雲叨承得尺得寸東岩酒鬥鷄趸售餓夫風措高壘恭請寒欠闳廠環城皇屬虎虎有生氣回說護身龍禁術酒花計偕簿苛例愧行燎爥利適妙齡女郎邈俗暝蒙麋散末失木排嶷岌愆亢器杖讪皮讪臉使不着世物雙蓮嵩溟松水之魚通商口岸同語通智妄進無竟五明馬無懈可擊亵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