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複的意思、矯複的詳細解釋
矯複的解釋
矯正恢複。《漢書·貢禹傳》:“今大夫僭諸侯,諸侯僭天子,天子過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亂,矯復古化,在於陛下。”
詞語分解
- 矯的解釋 矯 (矯) ǎ 糾正,把彎曲的弄直:矯正。矯形。矯治。矯世(矯正世俗)。矯情(故意違反常态,表示與衆不同)。矯枉過正。 假托:矯命。矯诏。矯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奪百姓的財物)。 強壯,勇武:矯健。矯捷。
- 複的解釋 複 (①複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複。往複。 回答,回報:複命。複信。複仇。 還原,使如前:複舊。複婚。複職。光複。複辟。 再,重來:複習。複診。複審。複現。複議。 許多的,不是單一的:重(巒 )
專業解析
“矯複”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成語素“矯”和“複”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結合權威漢語詞典釋義,其詳細解釋如下:
-
“矯”的核心含義:
- 糾正,匡正:指使歪曲、錯誤或不正的事物恢複正确或正直的狀态。《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釋義為“糾正;匡正”,如《漢書·嚴安傳》有“矯箭控弦”之例(此例雖指動作,但體現了“使直”的核心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亦收錄此義項。
- 使彎曲的變直:這是其更具體的物理含義。《說文解字》(許慎著)釋“矯”為“揉箭箝也”,本義指把彎曲的箭杆揉直的工具,引申為使彎曲之物變直的動作。王力《古漢語字典》也強調了此義。
- 假托,詐稱:此義項與“糾正”無關,但需注意區分,如“矯诏”(假托皇帝命令)。
-
“複”的核心含義:
- 返回,還原:指回到原來的狀态或位置。《說文解字》釋“複”為“行故道也”,本義是走老路,引申為恢複、還原。《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明确列出“恢複”的義項。
- 回答,回報:如“回複”。
- 重複,再:如“複習”。
- 繁複,複雜:與“簡”相對。
-
“矯複”的合成含義:
将“矯”的“糾正、使直”與“複”的“恢複、還原”結合,“矯複”的整體含義傾向于:
- 矯正并使之恢複原狀或正常狀态。它強調通過糾正偏差、錯誤或彎曲,使事物回歸到其應有的、正确的、原本的形态或軌道。
- 具體應用場景:
- 物理層面:指将彎曲變形的東西弄直,使其恢複原形。例如,将彎曲的金屬條矯複平直。
- 抽象層面:指糾正錯誤、偏差或不良狀态,使其恢複正常或正軌。例如,矯複發音(糾正錯誤的發音使其正确)、矯複社會風氣(糾正不良風氣使其回歸淳樸)。
“矯複”意指通過糾正偏差或錯誤,使事物恢複到其應有的、正确的或原本的狀态。它融合了“矯正”(糾偏)和“複原”(恢複)兩層動作目的。
引用參考來源(權威詞典及著作):
-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 許慎 撰. 《說文解字》. (曆代版本衆多,如中華書局版)。
- 王力 等.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說明:
- “矯複”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相對較低,不如其構成語素“矯”和“複”單獨使用或構成其他常用詞(如“矯正”、“恢複”)那麼普遍。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具體判斷。
- 以上釋義基于權威詞典對語素義的解析和複合詞構詞法的推導。若需最精準的出處或古代文獻用例,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辭書的原始詞條(可能列在“矯”字頭下)。
網絡擴展解釋
“矯複”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o fù,其核心含義為矯正恢複,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矯正錯誤,恢複原狀
指通過糾正偏差或過失,使事物回歸正常狀态或原有規範。例如《漢書·貢禹傳》中提到的“矯復古化”,即通過糾正時弊恢複古代教化制度。
-
雙重動作的結合
包含“矯”(糾正)與“複”(恢複)兩個動作,強調在修正錯誤的同時實現複原。
二、使用場景
- 曆史或文學語境:多用于描述對制度、傳統或行為的修正與恢複,如古籍中提到的“矯復古化”。
- 日常表達:可引申為對錯誤行為、偏差狀态的糾正與調整,例如“矯複社會風氣”。
三、相關延伸
- 近義詞:矯正、匡正、撥亂反正。
- 反義詞:放任、縱容、因循守舊。
- 成語關聯:與“矯枉過正”有部分語義重疊,但“矯複”更強調恢複而非過度修正。
四、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參考《漢書·貢禹傳》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塵土愁腸寸斷楚霸王刺世得益犯教飛谷婦人蝠蛇挂不住官産官典海沂和語鴻恩花花太歲惠氣胡弄瓠丘菅筲見于積禍進課金棗倦勤浚谷匮急老成臘序攣索抿嘴鳥伏獸窮平幹憑龜乾瘦青牙侵慢蘧然取予仁果榮熙弱才十二獸石劍使頭手下四王檀公肉題凡鳥通聖通天塔頭庭相微時刎頸交污僞象版小次小故校肄息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