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括帖的意思、括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括帖的解釋

猶帖括。 明 臧懋循 《<元曲選>序》:“或謂 元 取士有填詞科,若今括帖。”參見“ 帖2括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括帖”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其含義根據發音和語境有所不同,需結合曆史背景和用法區分:

  1. 讀作“guā tiě”時(常見于古代科舉制度)
    指科舉應試的文字,尤其指唐代考生為應對“帖經”考試而整理的記憶口訣。例如,考生将艱澀的經文編成歌訣以便記憶。明代文獻《西湖二集》提到:“黃榜進士不過窗下讀了兩篇臭爛括帖文字”,體現了其應試工具屬性。

  2. 讀作“kuò tiē”時(現代用法或部分方言)
    形容文辭典雅、言辭得體或文筆流暢。例如用于稱贊演講或文章:“他的演講真是括帖,讓人聽了非常舒服”。此時“帖”取“整齊、妥帖”之意。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括帖

括帖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括”和“帖”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括帖的部首是手,拆分後,“括”是手字旁,筆畫數為3;“帖”則是左右結構,筆畫數為8。

來源

括帖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首先,“括”字古代曾作“舌從手出”之象形;其次,這個詞的主要含義是使用手将物體或文字包圍、束縛起來;最後,“帖”字則表示将物體粘貼、固定或貼于某處。因此,括帖可理解為用手将文字或物體固定、包裹在一起。

繁體

在繁體字中,括貼的寫法為「括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多有變遷,而括帖一詞在古時候一般使用相似的寫法,包括據有手字旁的“括”以及由兩個帖字組成的“帖帖”等寫法。

例句

1. 他使用繩子将箱子括帖得結實牢固。

2. 李老師的辦公室裡挂滿了括帖在牆上的學生作品。

組詞

組詞:括號、括弧、括約

近義詞

近義詞:圈帖、封帖、捆帖

反義詞

反義詞:解帖、開帖、散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