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録的意思、觥録的詳細解釋
觥録的解釋
見“ 觥録事 ”。
詞語分解
- 觥的解釋 觥 ō 古代酒器,腹橢圓,上有提梁,底有圈足,獸頭形蓋,亦有整個酒器作獸形的,并附有小勺: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 大,豐盛:觥羊(大羊)。觥船。觥飯。 筆畫數:; 部首:角;
- 録的解釋 録 ù 見“錄”。 筆畫數:; 部首:釒;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觥録(gōng lù)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觥”與“録”的本義及古代用法中探求。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與詞源
-
觥 (gōng)
- 本義:古代用獸角(後亦用青銅、木、陶等)制成的盛酒或飲酒器。《說文解字·角部》:“觥,兕牛角可以飲者也。”其形制多為橢圓形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帶流與鋬(把手),蓋常作獸首形。
- 引申義:因觥容量較大(《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鄭玄箋:“觥,罰爵也”),引申為大、豐盛之意,如“觥籌交錯”(形容宴飲熱烈)。
-
録 (lù)
- 本義:記載事物的簿冊或文書。《說文解字·金部》:“録,金色也。”段玉裁注:“録與綠同音,假借為記録之字。”後主要用作“記錄”“抄寫”義,如《世說新語·政事》“手不辍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 古代特殊用法:在特定語境中,“録”可指古代禮儀中的一種冊命或典儀文書,與禮制活動相關。
二、“觥録”的合義考釋
“觥録”一詞罕見于常見典籍,綜合字義與古代禮制背景,其可能含義為:
指古代宴飲或祭祀禮儀中,記錄飲酒次序、罰酒規則或相關儀節的典冊。
- 依據:
- “觥”作為禮器,常用于祭祀、宴飨等儀式(《周禮·春官·司尊彜》載“裸用雞彜、鳥彜,皆有舟;其朝踐用兩獻尊,其再獻用兩象尊,皆有罍”)。
- “録”在禮儀活動中常指儀注的文書記錄(如《儀禮》中“執策秉録”)。
- 二者結合,可推知“觥録”或為規範觥器使用及飲酒禮儀的文書,類似“酒令簿”“儀注錄”。
三、文化背景佐證
古代飲酒禮儀繁複,需專人執掌規則:
四、現代辭書收錄與學術參考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未單列“觥録”詞條,但“觥”字釋義明确其作為禮器的功能。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強調“觥”在禮儀中的罰爵屬性,“録”的文書義項可佐證複合詞的可能含義。
- 王力《古漢語字典》
指出“録”通“録”(冊籍),與禮制關聯密切。
結論
“觥録”應理解為古代記錄觥器使用規範及飲酒禮儀的典冊,屬禮制文書範疇。其詞義植根于周代以降的宴飲文化,反映了“器以藏禮”的傳統。雖現代罕用,但對研究古代禮制與酒文化具有特定價值。
參考文獻來源(基于權威工具書與古籍):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
- 《周禮注疏》《儀禮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華書局,2006年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觥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酒宴文化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
基本含義
“觥録”是“觥録事”的簡稱,指古代飲酒時掌管酒令的人。這一角色在宴席中負責監督飲酒規則,确保酒令執行,類似現代聚會中的“酒司令”。
-
詞源與結構
- 發音:拼音為gōng lù,注音為ㄍㄨㄥ ㄌㄨˋ。
- 字形:兩字均為左右結構,“觥”指古代獸角制的酒器,“録”通“錄”,意為記錄或管理。
-
文化背景
“觥”作為酒器常出現在詩詞中,如“杯觥交錯”形容宴飲的熱鬧場景。而“觥録事”的職責不僅限于倒酒,還需活躍氣氛,協調賓客互動,是古代社交禮儀的重要角色。
-
相關擴展
- 同源詞:如“觥籌交錯”(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 職能延伸:部分文獻中,“觥録事”可能兼管罰酒或吟詩作對等事務。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案坐半日參看阊門宸睠持攝丑聞東海夫人鬥打對數函數戹屯風馳雲卷風後黼帟格戰光相皓腕化國皇支會節火珠首降挹诘調精選咎吝機械化筐椟寬刑煉話犂牛之子渌渌論口旅宴慮憶毛羽面壁名榜某子喃呒佬泥丸宮強鄰搶嘴慊意檠架弱植煞癞聖學神魂飛越適材適所雙回門阗門霆擊退食委虵彎奔頑痹萬殊烏愛閑檢宵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