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ng Men,the name of the gate of sūzhōu] 蘇州城門名
《阊門即事》——唐· 張繼
(1).城門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城西。古時 阊門 高樓閣道,雄偉壯麗。 唐 代 阊門 一帶是十分繁華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請和迎送賓客,許多詩人都有詩詞吟誦。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闔廬 冢在 閶門 外,名 虎丘 。” 唐 杜甫 《壯遊》詩:“嵯峨 閶門 北,清廟映迴塘。” 元 陳深 《次韻子封承之遊桃花塢》:“ 閶門 行樂送韶華,閑訪城陰野老家。” 清 陳維崧 《菩薩蠻·吳門将歸為姜學在題歲寒圖》詞:“瀕行不折 閶門 柳,殷勤祇勸 臯橋 酒。”參閱 漢 趙晔 《吳越春秋·阖闾内傳》、 宋 朱長文 《吳郡圖經續記·門名》。
(2).城門名。 揚州 城西門。《舊唐書·敬宗紀》:“ 揚州 城内,舊漕河水淺,舟船澀滞,輸不及期程。今從 閶門 外古 七裡港 開河。”
阊門是蘇州古城的重要城門,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阊門(Chāng Mén)是蘇州古城西側的城門,始建于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與蘇州城同齡,被列為蘇州古城“八門之首”。其名稱源自《吳越春秋》中“以象天門,通阊阖風”的記載,象征天界之門,故又名“阊阖門”。
二、曆史淵源
三、建築與功能 清代《姑蘇繁華圖》顯示,阊門内城門連接阊門大街(今西中市),外城門設吊橋與甕城,并含南北童梓門,分别通往南新路和北碼頭。唐代時周邊商業繁榮,成為官吏宴客、文人聚集之地。
四、現代價值 現為蘇州著名曆史文化地标,其建築形制與曆史背景對研究古代城市規劃、吳文化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