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阊門的意思、阊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阊門的解釋

[Chang Men,the name of the gate of sūzhōu] 蘇州城門名

《阊門即事》——唐· 張繼

詳細解釋

(1).城門名。在 江蘇省 蘇州市 城西。古時 阊門 高樓閣道,雄偉壯麗。 唐 代 阊門 一帶是十分繁華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請和迎送賓客,許多詩人都有詩詞吟誦。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闔廬 冢在 閶門 外,名 虎丘 。” 唐 杜甫 《壯遊》詩:“嵯峨 閶門 北,清廟映迴塘。” 元 陳深 《次韻子封承之遊桃花塢》:“ 閶門 行樂送韶華,閑訪城陰野老家。” 清 陳維崧 《菩薩蠻·吳門将歸為姜學在題歲寒圖》詞:“瀕行不折 閶門 柳,殷勤祇勸 臯橋 酒。”參閱 漢 趙晔 《吳越春秋·阖闾内傳》、 宋 朱長文 《吳郡圖經續記·門名》

(2).城門名。 揚州 城西門。《舊唐書·敬宗紀》:“ 揚州 城内,舊漕河水淺,舟船澀滞,輸不及期程。今從 閶門 外古 七裡港 開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阊門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與文學意蘊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字源本義:天門之象征

“阊”字本義指“天門”,源于古代神話中的“阊阖”。《漢語大詞典》釋“阊阖”為“傳說中的天門”,亦泛指宮門㈠。如《楚辭·離騷》載:“吾令帝阍開關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門也”㈡。此義奠定了阊門作為“通天之門”的神聖意象。


二、曆史地理:蘇州水陸樞紐

在具體曆史語境中,“阊門”特指蘇州古城西北的城門,為古代江南重要交通節點:

  1. 地理位置:據《吳越春秋》記載,阊門為春秋時期吳王阖闾所建“象天法地”八門之一,因“通阊阖之氣”得名㈢。
  2. 功能地位:明清時期因臨近京杭大運河,成為商貿集散中心,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稱“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㈣。
  3. 現存遺迹:今蘇州阊門遺址仍存明代城牆及清代重修門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㈤。

三、文學意象:盛衰興亡的符號

在詩詞歌賦中,“阊門”常承載文化隱喻:


權威參考文獻

㈠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卷12, 頁89.

㈡ 洪興祖.《楚辭補注》[M]. 中華書局, 1983: 離騷章句.

㈢ 趙晔.《吳越春秋》[M].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9: 阖闾内傳.

㈣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M].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8.

㈤ 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江蘇分冊》[M]. 文物出版社, 2008: 蘇州卷.

㈥ 白居易.《白居易集箋校》卷二十[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㈦ 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M]. 中華書局, 1983.

㈧ 唐圭璋.《全宋詞》[M]. 中華書局, 1999: 賀鑄詞.

網絡擴展解釋

阊門是蘇州古城的重要城門,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阊門(Chāng Mén)是蘇州古城西側的城門,始建于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與蘇州城同齡,被列為蘇州古城“八門之首”。其名稱源自《吳越春秋》中“以象天門,通阊阖風”的記載,象征天界之門,故又名“阊阖門”。

二、曆史淵源

  1. 軍事意義:春秋時期,吳王阖闾率軍由此出征楚國,為表必勝決心,将阊門别稱為“破楚門”。
  2. 文化象征:陸機《吳趨行》以“吳趨自有史,請從阊門起”開篇,凸顯其在蘇州曆史中的标志性地位。唐代杜甫《壯遊》、元代陳深等文人詩詞中均有對阊門景緻的描寫。

三、建築與功能 清代《姑蘇繁華圖》顯示,阊門内城門連接阊門大街(今西中市),外城門設吊橋與甕城,并含南北童梓門,分别通往南新路和北碼頭。唐代時周邊商業繁榮,成為官吏宴客、文人聚集之地。

四、現代價值 現為蘇州著名曆史文化地标,其建築形制與曆史背景對研究古代城市規劃、吳文化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班賀變小邊要搏牛之虻慘酷長歌超羣絕倫秤水答理朵觋飛詭符别宮台官叙古茂狠勁花銷灰塵假貨講唇谏職角量接竈精膽景靡荊王黅天倨佝跨立瀾倒撈兒兩岐歌立業成家緑毛門朝彌竟南禅寺藕合鷗情匹似魄魄情熱穹廬秋韻铨簡擅賦上國實然手抄本水雲居讨笑桃源圖天郄透氣外堂玩適污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