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刻的意思、公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刻的解釋

公正嚴刻。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能》:“公刻之政,宜於糾姦,以之治邊則失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整體釋義

公刻意為公正嚴刻,多用于描述治理方式或人物性格,既強調公平性,又帶有嚴厲苛刻的特點。該詞最早出自三國時期劉劭的《人物志·材能》,原文提到:“公刻之政,宜於糾姦,以之治邊則失衆。”(意為:公刻的治理方式適合糾正奸邪,但用于邊疆管理會失去民心。)

二、分字解析

    • 核心含義:與“私”相對,指國家、集體或共同的事務(如公物、公事公辦);
    • 引申義:公平、公認(如公分母、公海)。
    • 本義:雕刻(如刻字);
    • 引申義:
      • 時間單位(古代百刻為一晝夜,現代指15分鐘);
      • 嚴厲、苛刻(如嚴刻、刻薄)。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對曆史治理方式的評價,例如:

四、現代關聯

現代漢語中“公刻”一詞已較少使用,但“公”與“刻”的獨立含義仍常見。例如“刻”可形容時間(一刻鐘)或态度(刻苦),而“公”常用于公共事務相關詞彙(如公務員、公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刻:

公刻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公”和“刻”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刻的部首是“刀”(刂),拆分後可以分為“公”(1畫)和“刻”(8畫)。

來源:

公刻這個詞的來源很特别,它實際上是由兩個詞語合并而成的。“公”表示一種公共的、共同的意思,而“刻”則表示刻字、刻錄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成了“公刻”,表示共同刻字或共同刻錄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公刻”保持不變,仍然是寫作“公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公刻的外形可能有所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公”和“刻”的本義。古代漢字的寫法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遷,具體的變化無從考證。

例句:

1. 這本書是由大家公刻的成果,代表了集體智慧。
2. 他們為了紀念這個時刻,決定共同公刻一塊石碑。
3. 這座城市的曆史被刻在石頭上,是人們共同公刻的見證。

組詞:

公刻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語,如公刻集、公刻版、公刻活、公刻行等。

近義詞:

公刻的近義詞包括共刻、衆刻、合刻等,它們都表示多人一同刻字或刻畫的意思。

反義詞:

公刻的反義詞可以是個刻、單刻等,它們強調個人單獨刻字或刻畫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