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敬迎。 茅盾 《子夜》八:“ 馮雲卿 一面肅進這位新來的客人,一面仔細打量這位也是在公債裡跌交的同病相憐者的神色。”
“肅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方面:
恭敬迎接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指以莊重的态度迎接他人。例如茅盾在《子夜》中寫道:“馮雲卿一面肅進這位新來的客人,一面仔細打量……”。這裡的“肅進”強調對來賓的尊敬和禮節性迎接。
字義拆解
部分資料(如)提到“肅進”作為成語,解釋為“嚴肅認真地進取”,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屬于個别釋義或誤歸類。
“肅進”主要用于描述恭敬迎接的行為,其核心在于“肅”字傳達的莊重态度。若需更多組詞或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詞典》或文學作品。
《肅進》是指嚴肅、莊重的前進。它強調行動的嚴肅性,并帶有一種積極向前的前進态度。
《肅進》的部首是⺮(zhú,竹字頭部),共有13個筆畫。
《肅進》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用來描述人們對待事物的态度。
《肅進》的繁體字為「肅進」。
古時漢字寫作「肅進」,其中「肅」表示嚴肅莊重,「進」表示前進。
1.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保持肅進的态度,積極面對挑戰。
2. 這是一次肅進的旅行,我們要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組詞:肅穆、進步、肅然、進取
近義詞:正視、莊重、嚴肅
反義詞:輕松、懶散、嬉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