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池邊柳樹。 唐 陳通方 《賦得春風扇微和》:“池柳晴初拆,林鶯暖欲飛。” 唐 白居易 《宿窦使君莊水亭》詩:“使君何在在 江 東,池柳初黃杏欲紅。”
(2).借指喪車。池,古代飾棺象征重霤的編竹;柳,古代飾棺的帷蓋。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銘》:“銘旌兩沒,池柳雙迴。” 倪璠 注引《禮記·檀弓上》“池視重霤” 孔穎達 疏:“池者,柳車之池也。”
池柳
漢語詞典釋義
一、字源與本義
“池柳”為複合詞,由“池”與“柳”組合而成。
故“池柳”本義指池塘邊生長的柳樹,強調其依水而生的自然屬性。
二、文學意象與引申義
在古典文學中,“池柳”承載特定審美意象:
如南朝謝朓《詠池柳》:“池北如煙色,池南垂柳絲”,以柳色渲染春意(《謝宣城詩集》卷二)。
白居易《池邊》:“柳老香絲宛,新條待攀折”,借池柳喻人事聚散(《白氏長慶集》卷六十二)。
《全唐詩》載李中《春日池上》:“醉倚池邊柳,風搖影半斜”,融入隱逸情趣(卷七百四十八)。
三、權威詞典定義
“池畔的柳樹”,例引白居易《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5卷第1223頁)。
強調其“臨水特性”,并注:“詩詞中多用以點綴水鄉風光”(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184頁)。
四、植物學關聯
據《中國植物志》,池柳多指垂柳(Salix babylonica),特性如下:
參考資料
(注:因文獻版權限制未附鍊接,以上來源信息可供讀者按圖索骥查閱權威紙質或官方數據庫版本。)
“池柳”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其解釋和出處可綜合多個來源梳理如下:
指生長在池塘邊的柳樹,常見于古典詩詞中,用于描繪自然景緻。例如:
此義項源于古代喪葬禮儀中的器物象征: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籍或相關研究文獻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檀弓上》對喪葬儀制的記載。
柏槚頒奬伯主辰角摛華怆動锉子地芥東阙堕怠二鴻栭栗分春跟頭戲攻疾防患國俗豪富鴻畧後臉兒槐膠彈子滑膩膩花眼眼混唚曒日迦真鄰陀錦城究竟說決遣絕招,絕招兒,絕着橘林苛殃寬民闌籬棱線樂懸劉累朦胴眇勁扭達抛扔怯生生啓明星任官軟飯軟溫溫鋭旅瑞麥楉榴杉木書録唐夷鐵面無私鐵撾惕號屠門屯備文武雙全下顧孝堂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