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省稱“ 公休日 ”。指星期日、節日、紀念日等公民共同的休假日。《新華半月刊》1958年第10期:“在國營、公私合營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中連續工作滿一年的正式工人、職員,同父親、母親、配偶都不住在一起,而又不能利用公共休假日回家團聚的,可以享受本規定待遇。”
公共休假日是指國家法律規定的全體公民共同享有的休息日,其含義和範圍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基本定義
公共休假日(簡稱“公休日”)包含兩類:一是每周固定的休息日(如周六、周日),二是全體公民共享的法定節假日(如春節、國慶節等)。這類假日具有普遍性,適用于所有公民,與婦女節、兒童節等僅部分群體享有的假日不同。
法律依據
根據《勞動法》規定,我國實行每周不超過40小時工作制,用人單位通常需保證每周至少休息1天,多數采用雙休日制度。法定節假日則由國家統一規定,如元旦、勞動節等,期間勞動者享有帶薪休假權利。
與年休假的區别
公共休假日不包含帶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數根據工齡計算(如工作滿1年可享5天),且法定節假日不計入年休假。
注意事項
如需了解具體年份的節假日安排,可參考國務院發布的年度通知。
公共休假日指的是一種全體公民共同享有的法定假期。在這一天,人們可以在學校、公司或其他社會機構停止工作或上課,享受一天的休息和放松時間。
公共休假日這個詞由4個漢字組成,分别是:
公共休假日一詞源自于中國的法定假日制度。1990年,************頒布了法定假日制度,規定了一年中的節假日,并将其納入勞動法。公共休假日的設立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提高生活質量,并促進社會穩定。
繁體字“公共休假日”為「公共休假日」。
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并非一成不變,本文以現代漢字寫法為準。
1. 明天是公共休假日,我們一家人計劃去旅遊放松一下。
2. 學校将在公共休假日期間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文化。
公共休假日的組詞有:公共、休假。
公共休假日的近義詞有:法定假日、例假日。
公共休假日的反義詞可以是工作日、上班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