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共貫的意思、共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共貫的解釋

貫通;連貫。《漢書·董仲舒傳》:“帝王之道,豈不同條共貫與?何逸勞之殊也?”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斯則當 堯 之世,小人君子比肩齊列,善惡無分,賢愚共貫。” 郭沫若 《論古代文學》:“北方文化系 殷 民族奠定的,南方文化系 殷 民族傳播的,故南北共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共貫”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間的貫通性或邏輯連貫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貫通;連貫
    指事物在邏輯、結構或發展過程中前後一緻、相互連通。例如《漢書·董仲舒傳》提到“帝王之道,豈不同條共貫與?”()強調不同事物或理論在核心上的一緻性。
    郭沫若在分析南北文化時也提到:“北方文化系殷民族奠定的,南方文化系殷民族傳播的,故南北共貫。”()

二、詞源與用法


三、常見語境

  1. 學術思想
    用于描述理論體系的邏輯嚴密性,如葉適思想中“道不離器”與當世之務的連貫性()。
  2. 文化傳播
    如郭沫若認為殷商文化在南北方的傳播具有連貫性()。
  3. 倫理政治
    儒家強調倫理綱常的連貫性,如“三綱共貫同條”()。

四、相關成語


五、例句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可參考《漢書》《史通》等古籍或相關學術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共貫

共貫(gòng guàn)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共和貫通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共貫的左邊部首是“共”字的左邊部分,右邊部首是“貫”字的右邊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

共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意為貫注、共通。後來被引申為共同貫徹、貫穿始終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共貫的寫法為「共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在石刻文物中,共貫的寫法是不同的,舊時寫法為“共串”。這是因為漢字的形态經曆了多次演變和變革。

例句

1. 他們共貫着一個目标,為實現共同利益而努力。

2. 黨的宗旨貫穿于黨員的行動,他們始終共貫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詞

共同、貫徹、共鳴

近義詞

貫通、貫注、通過、串聯

反義詞

斷裂、分割、隔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